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陆新华 杨礼庆 吴赛杰 记者 严君臣)2月20日,长三角地区又一条城际“飞的”——海门至上海双向低空载客常态化航线开通,并实现首飞。这一航线的开通,是南通市海门区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
20日12点40分,南通海门市民顾先生来到海门城区南部的之琳湖广场(府南绿廊)登机处办理登机手续,12点55分,他登上等待执飞的BELL505直升机,成为海门至上海双向低空载客常态化航线的首位乘客。13点04分,直升机起飞。经过全程约123公里、200米高度的低空飞行,13点47分,这架直升机稳稳落地到达上海浦东星野飞行基地,将原本驾车从海门到上海浦东所需的约2个小时缩短到43分钟。
顾先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没想到这么快,这对我们经常出差的人来说太方便了,省去以往堵车的麻烦。我还能够从空中俯瞰家乡海门,以及南通、苏州太仓、上海宝山等城区的美景,这种体验很棒。”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布局方向。去年,江苏省出台了《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南通市发布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海门区进行了积极探索,此次开通的海门至上海双向低空载客常态化航线,由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海门区发改委、江苏海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新空直升机有限公司合作实施,通过上海新空直升机有限公司提供的低空运输,实现旅客在海门与上海之间的快速、便捷转运,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满足旅客多元化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