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精要/社评互动

莫被“量子产品”忽悠“瘸”了

据央视报道,不法商家打着“量子产品”的幌子进行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在购物平台上,“量子+日用品”的商品随处可见,并且价格便宜,从量子笔到量子美容仪,从量子袜子到量子鞋垫,应有尽有。比如一款普通的鞋垫被商家宣传成“量子鞋垫”,宣称内置14颗“量子芯片”,能渗透人体20—30厘米,可平衡内脏功能,售价达68元。(3月2日央视网)

以“量子科技”为噱头的日用品,俨然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某些商家招摇撞骗的“金字招牌”。在荒诞不经的营销乱象轰炸下,很多消费者上当受骗,花高价买了“高大上”的“量子产品”,而这些所谓的“量子产品”缺乏科学依据,实则是在收割“智商税”,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量子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难度之高、应用门槛之高,绝非一般企业所能企及。据专家介绍,真正的量子技术研究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顶尖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动辄需要数十万元,甚至数亿元。市面上销售的“量子产品”,不过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将普通商品包装成高科技产品的拙劣把戏,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不仅欺骗消费者,也会误导大众对量子科技的认知。

目前,量子科技尚在研究阶段,还未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入商业化市场,即便未来推出量子产品,也不会很快进入日用品领域,价格亦非普通民众所能承受的。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量子产品”,消费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秉持理性消费的态度,莫被“量子产品”忽悠“瘸”了。大众应提升科学素养,从权威渠道了解量子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避免被一些似是而非的“量子概念”所忽悠。

几十块钱的“量子产品”能够大行其道,不仅折射出商家的道德底线失守,亦暴露出市场监管存在漏洞。

规范整治“量子产品”乱象,需要多方合力。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市场营销行为,严厉打击乱“蹭”高科技的虚假宣传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电商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审核商家资质,对商品名称、宣传推广等进行仔细审查,及时下架问题商品,清理不良商家。浙江 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