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一颗永久编号为530768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浦星”。该小行星由南京市第一中学提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名,由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核批复。
“南浦星”取意于南京市第一中学两个校区所在地。南京市第一中学作为南京市首家开展一校两址办学的中学,拥有位于中山南路301号与浦云路64号的两个校区。“南浦星”一词中的“南”取自中山南路,“浦”则来自浦云路。这颗星是南京市第一中学的化身,也将见证一中学子的逐梦征途。
始创于1907年的南京一中,118年来扎根南京教育沃土,秉承“求真”校训,勇担社会责任,培养了茅以升、饶子和等30多位两院及外籍院士,一大批在文化、教科、艺体领域的领军人物,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新时代以来,学校以科学教育为特色,特别重视拔尖创新基础人才的早期培养,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南浦星”获得国际批准,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于南京市第一中学118年办学发展成就,特别是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
在南京一中,除了“南浦星”,还有“饶子和星”“缪昌文星”在宇宙中永恒闪烁,指引着崇文学子逐梦前行,是学子们心中最闪亮的“星”。
2022年10月3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发布公告,浩瀚星空中又新添一颗中国科学家星——以中国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命名的505906号小行星“饶子和星”,以表彰饶子和院士在病毒致病机制和结核致病菌等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作为南京一中1967届校友,饶子和院士始终关心、支持母校发展,担任南京一中“崇文导师”、崇文班“名誉班主任”。自学校“院士1课堂”开办以来,饶子和院士多次带领崇文学子深入生物领域,了解科学前沿。
2024年10月20日,在东南大学举行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院40周年庆典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少年工程院院长、建筑材料专家缪昌文颁发了以其姓名命名的“缪昌文星”的命名公报、证书及小行星照片。江苏少年工程院是南京一中与江苏省工程师学会联合打造的高端科技创新教育平台,致力于发现和培养未来高端工程科技后备人才。在江苏少年工程院创建之初,缪昌文院士便围绕江苏少年工程院的课程体系评价方法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小院士”的培养思路。2021年,江苏少年工程院在南京一中正式挂牌成立,缪昌文院士担任江苏少年工程院院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袁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