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被业内称为机器人产业化元年。
无论是春晚舞台上的“流量担当”——会跳舞的机器人,还是哈尔滨亚冬会上再续冰雪奇缘的人形机器人,它们已经开始站到全球科技舞台的中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等十省市以占全国近两成的面积,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
今年全国两会,现代快报、极目新闻、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潮新闻、封面新闻、新黄河、顶端新闻、新福建、潇湘晨报等主流媒体,走进当地机器人企业,推出《中国机器人,集结!》融媒体策划,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各地科技创新动能强劲的高质量发展举措,勾勒中国经济新图景,展现中国经济的创新活力。
江苏已成全国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
2025年春晚,机器人一舞惊艳全场,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技术演进、资本聚集,人形机器人如今已成为产业竞争的“新风口”。
位于苏州的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拥有江苏省首条人形机器人产线。这家公司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与销售,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陆续推出了多款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衍生品。其中,国内首款高动态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夸父”(KUAVO)更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初,“夸父”机器人亮相亚冬会火炬传递现场,展示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实力与魅力。同时,乐聚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也成功交付北汽越野车,标志着乐聚机器人在应用领域又迈出坚实一步。
在江苏,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加快创新发展。南京埃斯顿、苏州汇川的工业机器人年出货量也都取得重大突破,成长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这与江苏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倾注的关注和支持密不可分。
目前,江苏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2024年出台的《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7年,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将达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明确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分类培育优质企业、创新产品推广模式、提升产业技术基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建设共7项重点任务。提出围绕各地机器人产业基础条件和功能定位,建设一批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比如:南京以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为重点方向,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创新示范应用标杆城市及产业集聚区;无锡重点发展特种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整零协同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常州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苏州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推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康养、商业服务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南通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特色的机器人小镇等。
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推动机器人应用开发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总商会副会长、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会长、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力斌表示,江苏在机器人研发方面已经实现了“0到1”的突破,接下来重点要在机器人领域实现“1到100”的应用场景大开发。
孙力斌强调,江苏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产业链完整、技术实力雄厚、政策支持力度大、应用场景丰富和人才储备丰富等优势,这些为江苏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应用场景的开发推动机器人不断迭代和技术进步。无论是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还是在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物流派送等领域,江苏在机器人应用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实力。”孙力斌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江苏机器人产业的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
相信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江苏的机器人产业将持续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伟娟 卢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