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大江苏

家属陪护病人,晚上去哪儿休息?

苏州一医院免费提供“胶囊睡眠舱”

“胶囊睡眠舱”科技感十足

长期以来,住院陪护难都是困扰病患家属的一大痛点。对此,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想了一个暖心的对策: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外,创新设立家属陪护睡眠舱,家属可到护士站免费申请入住。3月4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医院进行探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文/摄

在急诊二楼,记者看到医院专门划分了一块区域,设置为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家属休息站。走进驿站,里面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左边是一排卡座式储物柜,柜子里存放着家属的生活用品,右边则是12个科技感十足的“胶囊太空舱”,分为上下两层,整齐排列。

记者看到,每个舱位里面都集成了多功能设施,包括独立智能照明(支持多挡亮度调节)、电源插位(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并增设USB接口)、烟雾报警器与微型灭火设备等,为家属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且功能完备的陪护休憩空间。

中午时分,王先生正在自己的舱内休息,并给手机充电。“我妈本来就身体不好,又要每天在医院照顾我爸,医生告诉我这里有休息的地方,我就立马去办了舱位门禁卡,还有消毒好的床单、被套等等。”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服务让人感到很暖心,母亲晚上有地方踏实睡觉更让他安心。

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昆山市急危重症救治的核心单位,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常年承担着区域内高风险患者的诊疗任务。由于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迅速,家属往往需要长时间守候在病房外。尽管医院设有固定的探视时段,但出于对患者病情的担忧,许多家属选择在深夜仍滞留医院。受限于院内空间资源,家属往往只能在走廊、楼梯间等区域席地休息,导致身心疲惫,易引发焦虑情绪及潜在的医患矛盾。

考虑到上述情况,医院立足实际需求,结合目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12张开放床位,投入专项资金约13万元,打造了12座模块化睡眠舱。

所有舱体采用高强度阻燃材料制造,通过国家消防安全认证,确保使用安全性。配备先进的换风循环系统,可精准调控舱内温湿度,保障空气流通且与外部环境温度一致。舱门采用双层安全推拉门设计,内置智能电子锁系统,需刷卡认证方可开启,既安全又私密。

在患者转出EICU或出院时,家属需要及时归还门禁卡。后勤部门专职人员会及时更换使用过的寝具并送专业洗涤消毒,同时对舱体内外进行彻底消毒。另外,每周进行一次全面设施检查,包括电源线路、门锁功能及消防设备状态。“目前我们医院是一个试点,接下来有望在全市进行推广,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