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大健康

口腔溃疡老不好? 当心是身体拉响的 癌变警报

周婷

口腔健康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更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口腔健康问题认识不足,导致一些口腔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针对大家关心的口腔健康问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婷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通讯员 贾晨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你以为是口腔溃疡,其实可能得了癌

“口腔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周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口腔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长期不良的饮食结构是导致口腔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年轻人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抽电子烟、酗酒以及长期熬夜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口腔癌的发病概率。除此之外,酗酒、抽烟以及长期咀嚼槟榔的人群,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吸烟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概率是不吸烟人的6—10倍;每天饮酒超过50克的酗酒者,其口腔癌罹患率是非饮酒者的5倍;而长期咀嚼槟榔,不仅会导致口腔黏膜类疾病,其致癌率也与咀嚼的量和时间密切相关。

“口腔卫生管理不善也为口腔癌的发生埋下了隐患。食物残渣在口腔内蓄积,容易滋生细菌病毒,产生亚硝酸盐类物质,这些都可能诱发口腔癌。此外,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缺乏等因素,也会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周婷提醒,口腔癌的高发部位主要集中在舌头和颊部黏膜。这是因为舌头是一个比较灵活的器官,活动频繁,而颊部黏膜接触食物等外界物质的面积较大,所以更容易受到致癌因素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口腔溃疡是常见的事情。但是,口腔癌在早期通常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但由于这些症状与普通口腔问题相似,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周婷表示,一般情况下普通口腔溃疡7—10天就能自愈,但如果口腔溃疡超过两周仍然没有愈合,就要高度警惕口腔癌的可能。此外,口腔内出现小斑块、不明原因的疼痛、舌体麻木、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也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表现。“最近我就接诊了一位28岁的年轻女性,她在孕前就有反复、长期的口腔溃疡病史,溃疡超过两周都没有愈合。怀孕后因为孕期激素水平变化,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她觉得口腔溃疡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到了孕晚期七个月的时候,因为她的舌体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进食才来就诊。当时我发现她的舌体1/3已经被肿块占领,最终确诊为舌癌。”周婷回忆道,“在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大家一下,不要觉得口腔溃疡很常见就掉以轻心,一旦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口腔癌虽然可怕,但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发病风险。周婷表示,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至关重要,要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烟酒摄入,拒绝咀嚼槟榔。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加强口腔卫生也是预防口腔癌的重要环节。每天遵循‘三三制’原则,即每天刷牙三次(早、中、晚),每次至少三分钟,且要刷到牙齿的三个面:唇颊面、舌腭面和咬合面。此外,还可以使用冲牙器、正规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保持口腔清洁。需要注意的是,牙线的规格应根据个人牙齿间隙的大小选择,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才能对牙齿和牙周起到保健作用。”周婷提醒,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必不可少。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内的问题,如残根、残冠以及不合适的假牙等。这些问题如果长期不处理,可能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增加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同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自我检查,如在刷牙时,用手触摸口腔内部,检查是否有异常的小疙瘩或肿块。

周婷介绍,口腔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癌症的分期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早期和中期的口腔癌,一般优先选择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和化疗的综合序列性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切除肿瘤组织,杀灭癌细胞,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晚期患者,部分视口腔癌的发生位置而定,有些在术前进行诱导化疗或放疗,使肿块局限后再进行切除。而对于全身转移或复发的患者,以及对放疗不敏感的患者,则通常采用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位30岁的患者,来自湖南的外卖小哥,平常工作压力比较大,他又有长期嚼槟榔的习惯,因为颌下区出现包块到医院就诊,后来被确诊为舌癌晚期。经过我们系统的评估,当时建议他进行术前诱导化疗和根治手术,目前随访情况也比较好。”周婷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早期口腔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可达90%,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24%,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拔智齿能改善牙齿不整齐?医生:只有正畸这一招

智齿是人类口腔中最晚萌出的牙齿,很多人在智齿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然而,对于智齿是否需要拔除,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有一种观点认为,智齿不疼就不需要拔。“这是错误的观点。如果智齿如果长不出来,伴有疼痛和炎症,或者智齿本身龋坏形成残根残冠,即使不疼也需要拔掉,因为这些情况都可能成为口腔癌的诱发因素。此外,智齿如果对邻牙造成损害,导致邻牙龋坏,也应该及时拔除。”周婷说。

那么,有没有智齿是不需要拔除的?周婷表示,如果是正位萌出并且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的智齿,以及完全骨埋伏在颌骨内、对邻牙和自身生活都没有影响的智齿,经过医生检查,确实可以不拔除。但如果智齿只是单侧生长,且没有对合牙齿,从长远来看,还是建议拔除,因为会导致食物嵌塞,引起邻牙龋坏,还可能咬颊黏膜,反复造成溃疡,增加口腔癌的发病风险。

“医生,我拔掉智齿会不会变成瓜子脸?”在门诊,周婷常碰到很多爱美的女生来问。周婷解释称,脸部轮廓主要靠颌骨支撑,智齿位于牙槽骨内,拔除智齿对瘦脸并没有直接作用,“还有人认为拔智齿可以改善牙齿排列不整齐的问题,这也是错误的。智齿生长缓慢,在生长过程中对邻牙产生的挤压是不可逆的,拔除智齿后,邻牙也不会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果想要改善牙齿排列,只能通过正畸手段。”

在拔智齿前后,也有许多注意事项需要牢记。周婷提醒大家,拔牙前一天,要避免熬夜、酗酒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避免感冒时拔牙,因为感冒时身体抵抗力下降,拔牙可能会加重感染。此外,拔牙不能空腹,否则可能会导致应激性低血糖性晕厥,“我之前就碰到过患者在拔智齿前没有做好准备,拔牙当天感冒且空腹前往医院。拔牙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适,不仅感染加重,还因低血糖差点晕厥,给拔牙手术带来了很大风险。”除此之外,周婷表示,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要控制好血压血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停药3—5天才能考虑拔牙;女生在生理期也不能拔牙,因为生理期身体处于出血状态,拔牙后止血困难,出血量会比正常人多。

除了拔牙前有一系列注意事项外,拔牙时和拔牙后周婷也特别提醒大家,“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同时拔除四颗智齿,因为这样创伤较大,患者恢复起来比较困难。通常建议一次拔除一侧的上下一对智齿,这样患者在拔牙后还可以用另一侧咀嚼食物。”她指出,拔完智齿后的48小时内需要冷敷,以缓解肿胀;72小时后则需要热敷,“拔牙后出现肿胀和低烧(不超过38摄氏度)是正常的炎症反应和机体防御反应,患者只需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饮食、运用抗炎药物,促进伤口愈合即可。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热或面颊部肿胀严重的情况,就需要及时就医。”

特色服务,为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务,为患者的口腔健康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舒适化治疗是门诊的一大特色。对于那些恐惧拔牙、晕血怕血,以及小孩不配合口腔诊疗的患者来说,舒适化治疗无疑是一个福音。“通过全麻技术,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处于睡眠状态,感受不到疼痛和恐惧,使口腔诊疗变得更加人性化。”周婷介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进行口腔治疗时面临着一定风险。为此,门诊还专门设立了心电监护拔牙门诊。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治疗安全,“我们曾经就碰到过一位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来拔牙。拔牙前,医生通过心电监护发现他的心脏状况不太稳定,经过及时调整和准备,最终顺利完成了拔牙手术,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据悉,门诊还设有血管瘤门诊、颞颌关节门诊等多个亚专科门诊,针对不同的口腔疾病进行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