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名医名院

乳腺结节很可怕?专家:大部分是良性的

▶王水(右)在手术中 通讯员供图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仍然是女性健康的“粉红杀手”,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近日,江苏省肿瘤医院举办系列义诊和科普讲座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乳腺癌防治的认识,关爱女性身心健康。此次活动会聚了与乳腺疾病相关的多学科知名专家,为女性朋友提供乳腺健康咨询。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水教授提醒,乳腺癌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早期诊断、精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积极参与筛查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重要措施,特别是40岁以上的女性和有家族病史的高风险人群,更应重视乳腺的定期检查。

通讯员 胥林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

多学科协作,找准乳腺癌治疗“命门”

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随着早期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规范化、精准化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经显著提高。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也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力求让患者避免乳房缺失的遗憾。结合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王水提醒广大女性朋友,乳腺癌的外科手术并不是做得越“大”越好,而是要综合考虑病情和生活质量来决策。比如符合保乳手术的患者,不必担心保乳手术切不干净肿瘤易复发,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符合保乳手术指征的患者,做完保乳手术后,加上术后放疗以及全身治疗,可达到与乳房全切手术相同的总生存率。

近年来,腔镜手术和机器人在乳腺肿瘤的治疗中应用得更广泛,这种术式可以将伤口隐藏在腋窝处,既达到“切干净”的手术目标,也保住“外在美”,是不能进行保乳手术的患者的另一个选择;另外,还有不同种类的自体皮瓣技术进行乳房即刻或延期再造,尽量减少乳房缺失对患者心理和生活的影响。

“外科医生并不是一味低头做手术,而是应横向地去和多学科MDT合作,给予患者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王水表示,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肿瘤,不同的肿瘤类型,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会改变。他经常跟患者打比方,不同的乳腺癌类型有不同的“命门”,部分患者以化疗为主,部分可能以内分泌治疗为主,或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效果更佳,医生要做的就是找到不同的“命门”。精准治疗的基础是精准诊断,这就需要病理科、影像科、外科、内科、放疗科、整形科,甚至心理科、营养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为每一名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分子分型以及身体状况、经济基础等因素,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结节很可怕?大部分是良性的

除了乳腺癌,女性的体检报告上还会出现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等名词,特别是乳腺结节,很多女性看到乳腺超声报告上的4A结节就会陷入极度恐慌。4A结节等同于乳腺癌吗?

王水解释,在医学影像学中,乳腺结节会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进行分类,4A属于其中一个类别。BI-RADS4类表示结节可疑为恶性,从统计数据来看,4A结节恶性的概率在2%—10%,这意味着大部分4A结节其实还是良性的。不过,由于存在一定的恶性风险,一旦发现4A结节,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其性质。

王水表示,超声检查的主观性较强,医生的经验、技术水平等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一名患者,不同医院、不同医生的检查结果可能不一样。目前,江苏省肿瘤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也在努力推进超声检查的标准化工作,提高检查的准确性。AI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也可以为检查提供辅助诊断,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让检查更加客观、精准。

而更为频繁出现的“乳腺增生”,王水建议大家保持一颗“平常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增生的出现非常常见。从病理学角度来看,乳腺增生大多是女性生理周期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是自限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房感觉异常,如乳头刺痛、乳腺钝痛、肩背部疼痛,甚至乳头瘙痒等。这些症状虽然会给女性带来一些不适,但乳腺增生发展为乳腺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女性朋友们不用一听到乳腺增生就色变。”王水表示。

别过分依赖乳房自检,科学筛查很重要

王水指出,欧美女性绝经后乳腺癌发病率较高,而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相对集中在40至60岁,其中45至50岁最为常见。鉴于此,在乳腺癌筛查工作中,务必重点关注这一年龄段的女性群体,中国的乳腺癌筛查年龄应较国外提前约5岁。

对于普通女性,王水建议从40岁起定期接受筛查;对于有家族病史、基因存在突变等高危人群,筛查年龄应提前5—10年。在筛查方法的选择上,还需结合自身情况。由于中国女性乳腺脂肪含量相对较少、腺体较多,因此建议40岁以内的女性应以超声检查为主,40岁以上则可以结合钼靶,更精准地发现乳腺病变。

很多女性认为乳房自检是发现乳腺问题的有效途径,实际上仍然需要提醒的是,自检往往受限于个人经验和感知能力,并且,等到能“摸”出问题,往往为时已晚。王水强调,自检可以作为日常关注身体健康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筛查。他建议女性朋友们不要过分依赖自检结果,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科学、规范的乳腺筛查。如果已经出现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等局部症状,更应该引起重视。通过科学的筛查手段,可以更早地发现乳腺病变,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从而有效保障女性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随着乳腺癌多学科诊疗水平的发展、筛查技术的进步,相信通过医患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为广大女性朋友阻击乳腺癌这个“粉红杀手”,共同护佑女性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