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教育·人才

推动人工智能课程的创新

鸿山实小举办首届“人工智能进课堂”教学应用竞赛

将新兴的AI技术融入三尺讲台,点燃教师的创意火花。3月7日,无锡市新吴区鸿山实验小学举办首届“人工智能进课堂”教学应用竞赛,9位教师以智慧为笔、技术为墨,在赛课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元化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生成了一系列有趣的课堂环节,为课堂增添了生动性与趣味性。

9位老师分别执教语文、英语、心理与健康、道德与法治、数学等公开课。在执教四年级美术课《红色印记》中,赵老师巧妙融合传统版画艺术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科技元素丰富了教学手段,让红色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进课堂”教学应用竞赛是该校探索课堂数字化转型的一次实践行动。近年来,鸿山实验小学聚焦“数字化转型”,自2017年以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数智空间的建设,建成了集创客学习、STEAM项目化学习、机器人教学于一体的科创中心,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

该校积极推动课程创新,优化人工智能课程。一方面,以新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标为依托,将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等跨学科知识融入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另一方面,以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为核心,从智能理解、智能伦理、智能应用三个维度开发了低、中、高螺旋进阶的人工智能课程。低年级以“感知”为基础,引导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人工智能;中年级以“探索”为支架,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人工智能技术;高年级以“创新”为目的,鼓励学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该校低年级开设乐趣编程,带领学生进入编程世界的大门,初步培养编程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年级开设数学与编程整合的悦学编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高年级开设以项目化学习为主的跃创编程,提高学生运用编程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深化学生智能素养。2023年,《“鸿创”编程》获评无锡市首批中小学工程教育优质课程培育项目。2024年,学校被确定为无锡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重点学校创建立项单位。

该校与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联合设计开发了《Scratch与数学的整合》校本课程。在江南大学专家团队送教与指导下,老师们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示范课例。学校曾承办无锡市“智慧课堂”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华晨涛老师执教的编程课《环境类传感器》,曾参加第12届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课例展示。

除了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该校还通过参观访学、基地实践等游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深入的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学校已成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创新示范校。唐玉娟 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