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文化

江苏编导圈神仙斗舞

舞向未来,15支作品惊艳亮相

男子独舞《失眠》 图片来源:江苏省文联

现代快报讯(记者 任雨风)3月21日晚,南京市工人文化宫工人剧场内座无虚席,“苏舞向未来”——江苏省优秀中青年舞蹈编导研修班教学成果展演在此上演。

展演汇集江苏地方院团、高校团队、群文战线的15支全新舞蹈作品,题材丰富、舞种多元,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既有展现江南水乡灵韵的诗意之作,亦有倾诉家国深情的宏大叙事,集中展现了江苏中青年舞蹈编导的创作实力与风采。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韩军、省舞蹈家协会主席刘仲宝,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舞蹈从业者、爱好者等500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

演出正式开始,灯光渐暗,大幕拉开,女子群舞《空山新雨时》率先登场。舞者们身着飘逸长裙,用灵动的肢体语言,诉说着天地自然的广袤无垠,刹那间将观众引入了如梦如幻的江南诗意胜境。

男子独舞《失眠》别出心裁,将失眠者内心的焦虑、纠结、挣扎与痛苦,通过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少儿群舞《雄狮少年》一登场便气势如虹,小舞者们活力四射,在激昂的节奏中,不仅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中国传统舞狮文化的迷人魅力,更传递出当代少年勇往直前、团结一心的精气神。女子三人舞《釉变》匠心独运,以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为灵感,舞者们用婀娜身姿模拟瓷器烧制时的奇妙变化,背后隐喻的是人生历经淬炼后得以绚丽。取材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鹞风筝的群舞《鹞舞苍穹》活力四射,旋转、跳跃间,传统文化的魅力扑面而来;男子群舞《辛弃疾》用老年辛弃疾的视角回顾自己的一生,把人物独有的才气与豪情用古典舞的神形体现……15支作品或唯美婉约,或激昂豪迈,接连登台,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艺术长卷徐徐展开,令观众目不暇接,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