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读品周刊

2025年凤凰好书1—2月榜(下)

在阅读的春天驶向智慧的深海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阅读的春天来临,2025年1—2月“凤凰好书”榜单如约而至,共有19种图书入选(本期推出10种)。一起共读书里书外的传奇与人间,以思想为舟,驶向智慧的深海。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姜斯佳 整理

《城市卫生史》

[美国]马丁·梅洛西 著 赵欣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谢山青:

《城市卫生史》是梅洛西教授的扛鼎之作,梳理了美国城市卫生发展从殖民时期到20世纪的历史进程,详述了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的迭代,揭示了这些基础设施对公共健康和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对比《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更加聚焦,在高度重视“健康中国”的当下,无疑为现代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镜鉴,对每位关注城市未来的读者而言,不容错过。

江苏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府建明:

美国学者马丁·梅洛西以这部极为厚重的《城市卫生史》,为广大读者呈现了城市生态与公众健康等问题,虽然它的视点是美国的城市,但揭示的意义无疑具有普世性,对中国的读者同样深富启迪。我读这本书,同时联想到另一本书,即《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我认为它与后者并称为城市史研究的双璧,绝不是溢美之辞。

《森林不寂静:动植物如何交流》

[德国]玛德莲·琦歌 著 董晓男 译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陈卫春:

《森林不寂静:动植物如何交流》是一部颠覆传统认知的自然科普佳作。作者以行为生物学家的专业视角,带我们深入探索森林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沟通秘密。从会说谎的鱼到爱偷听的螯虾,从失去意识的“丧尸蚂蚁”到深海的致命钓客,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惊叹不已。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原总编辑郁宝平:

这是一部重新定义森林的“生态密码本”。作者以行为生物学家的敏锐,精妙地破译了树木间传递的“化学电报”、鸟类使用的“声呐语言”,以及真菌构建的“菌丝互联网”,将森林生态系统展现为一个错综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信息网络。这本书启示人类:真正的秩序,源自于万物各安其位的信息平衡。学会倾听森林的轻语,才能真正读懂生命的终极密码,领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谛。

《真实空间:世界艺术史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兴起》

[美国]大卫·萨默斯 著 王玉冬、宋倩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王林军:

若非作者自谦,本书堪称一本《世界艺术史的基本概念》。在形式主义、图像学等难以说清楚艺术史之后,大卫·萨默斯认为艺术史不是艺术作品的编年史,关心艺术品的首次使用及出现,即作品和它们第一次呈现在某个空间时的匹配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更为立体的艺术史方法论。从视觉艺术到空间艺术的转变,意味着制品本质上不是形式或图画的综合体,而是对于真实空间的表达和建构,其意义只有在真实空间当中,方能得到陈述。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方立松:

这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它将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它重新审视了空间概念,挑战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和艺术等学科对空间的理解,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维度的“真实空间”。全书着重探讨艺术如何通过空间表达意义,以及空间如何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元素,分析了艺术家如何通过空间的组织和重构来传达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

《制作: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学和建筑学》

[英国]蒂姆·英戈尔德 著 朱怡芳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王林军:

蒂姆·英戈尔德以“制作”为钥匙,打破学科壁垒,开启跨学科交融的大门。他引领读者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人类与世界的互动,提倡“通过制作来思考”,而非“通过思考来制作”。这是对传统思维的深刻反思,推翻了理论家与实践者之间的学术藩篱,重置了知识领域。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方立松:

英国人类学家蒂姆·英戈尔德眼中的“制作”,是一种探究的艺术、一种“做中学”的实践,主张在真实的环境中,对物质材料、制作过程及发生的事情进行参与式观察和体验,主张从学科的孤岛中走出来,超越科学与人文界限,贯通知识与实践,建立一种与世界互通的关系,像一缕缕绳股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制作”之结,又自由地向各个方向散开,促成新的思考和认识。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陈星灿、柳士发 主编 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 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赵阳:

考古是与古人对话的重要文化事业,也是具有重大社会现实意义的工作。《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正是这些重大考古成果的精粹集成之作。它在考古与公众之间搭建起一座现代人了解历史、破译古代谜团的桥梁,其丰富的历史叙事、实物实证犹如斑斓的多棱镜,折射出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

凤凰传媒副总经理袁楠:

生命非凭空闪现,文明有一路繁花。5000年前良渚先民如何规划城市、筑堤灌溉?深藏于1500米海底的“时光宝盒”南海沉船考古将揭秘多少海上丝绸之路的富丽?《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集中呈现了那些蕴藉着文明瑰宝,跨度达百万年,横跨中原及边疆的重大考古成果。透过遗迹和文物探寻中华先民的心灵与生活,一场文化壮游越过时光,翻山探海,看遍星河。

《废墟与狗》

王彬彬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赵阳:

一改学术写作的肃穆,王彬彬将省思的视角由案牍文字转向自己的来时路,在温润平和的笔调中,朝花夕拾般闲话过往。全书起承转合,浑然一体,勾勒出一代独立学人的成长经历与思想轨迹,对于那些“人群中不甘于困守混乱的迷茫者”,不啻为一道使迷者觉、助仆者起、令病者苏的黄钟大吕之音。

凤凰传媒副总编辑王振羽:

不是浮泛的抒情,不是一叶障目的春花秋月,不是原有散文套路的温良恭俭让,它是直面时代与人性的拷问,它是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独辟蹊径,它是拒绝合唱拷问灵魂打捞记忆的呐喊,它是工笔细描丝丝入扣掷地有声的人生独白,它是一种全新的把自己摆进去的另一种散文。

《总有好书店》

[美国]杰夫·多伊奇 著 汪畅 译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

芝加哥神学院合作社书店堪称当代最好的独立学术书店,最初由5名大学生成立于地下室,而今已成为全美知识分子的精神圣地。苏珊·桑塔格、玛莎·纳斯鲍姆、简·雅各布斯、索尔·贝娄……这些如雷贯耳的人物都是其会员。本书作者为该书店前掌门人,他热爱图书,深谙书店运营之道,并慷慨地在书中分享了他的独特理念:不贩卖商品,而注重提升浏览体验;不盲追利益,而专注滋养灵魂。这部实体书店运营指南,对当代图书市场而言,尤为难得。

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

没有遍布城乡的坚守书店,不但没有文明,反而会倒退。芝加哥大学这个伟大的书店百年来历尽风雨,坚守在彼,让我们热血沸腾并致崇高敬意。今天实体书店面临的困难,美国独立书店100年前就遇到了。多元的体验、环境的设计、社会贤达的支持、全社会阅读量的增加、书店经理的创新,终于维持书店不倒,终结了书店批零差价的经营模式,形成全新业态。

《双药记》

梁贵柏 著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

新药研发科学家梁贵柏从两种药物的研发历程切入,撰写了《双药记》这样一部波澜壮阔、趣味盎然的医药史、交通史和战争史,既彰显了传统中医药深厚底蕴,也致敬现代科学伟大成就。两种药物的不同研发思路背后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智慧交锋,它们殊途同归,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本书将启发读者思考我国的下一个“青蒿素”从哪里寻求突破,思考如何“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

凤凰传媒副总编辑王振羽:

奎宁与青蒿素是两种药物,却又并非简单的药物,它们的被发现、被提取、被合成,原来还有着如此复杂曲折如此山重水复的故事,越南战场的“胡志明小道”上的蚊虫肆虐,南美大陆安第斯山脉逶迤绵绵中的金鸡纳树,罗浮山下葛洪的青蒿一握,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包罗万象,法国构筑巴拿马运河的半途而废转手美国,利玛窦与徐光启的“对话”,常山饮的曲折,屠呦呦的争议等等,是说药的神奇,也是说世界纷纭,五彩缤纷,作者虽一再宣称“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却在娓娓道来中呈现出人类的政治博弈、版图变迁、战争较量、科技嬗变。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

[英国] 西蒙·帕金 著 周媛 译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

这本书揭开了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二战期间,一名退役军官带领一群年轻女性,在英国的一间秘密作战室里,用兵棋推演改写了大西洋海战的结局,继而改写了二战的走向。这不仅是一部战争史,更是一部女性力量的觉醒史。它提醒我们,历史的书写不应只关注硝烟与炮火,还应倾听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声音。

凤凰传媒副总编辑王振羽:

重温西蒙·帕金这一细说当年以英国为主的盟军与希特勒在大西洋海战中的殊死搏斗残酷较量之作,令人感慨万千。“狼群”是指德国的U型潜艇,也是说他们的群狼战术,力求致英国于死地,在德国U型潜艇的战队中,就有邓尼茨元帅的两个儿子;雀鸟是说鹪鹩,英军中的女子服务队,她们与德国“群狼”斗智斗勇,演练各种战法,力求破除德国U型潜艇的神出鬼没凶残极恶,这一番厮杀搏斗,有2603艘英国商船和175艘护卫舰被击沉,3万余船员、6000余皇家海军葬身大西洋,而英国的“雀鸟”队伍最多时超过7万人,最终是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希特勒自杀,德国无条件投降。缅怀历史,自然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警醒世人,这样的大悲剧再不能重演了。

《穆旦传:新生的野力》

邹汉明 著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张遇:

穆旦的一生是“诗史互证”的鲜活写照。他既是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也是缅甸战场的远征军翻译官;既是现代主义诗歌的拓荒者,也是普希金、雪莱诗魂的东方摆渡人。穆旦的诗行里流淌着西方现代主义的冷峻理性,与三千里徒步中浸染的家国热忱。邹汉明老师历时十七年完成的这部传记,堪称一次精神的考古远征。这部传记是对时间之外独行诗人的纪念,也是对任何时代永恒的生命力——“新生之野力”的深情呼唤。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汪修荣:

西南联大高材生、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开拓者、湘黔滇步行团成员、中国远征军战士、翻译家……这些符号在他身上奇妙地组合在一起,共同塑造出“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的立体形象,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曾经被历史遮蔽的现代诗人穆旦真实、丰富而坎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