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竹影婆娑

□响水 董青春

父亲生前喜欢竹子。二十多年前,父亲从邻村一好友家移来一些竹根子栽植在老宅子的后面,仅仅几年工夫,便繁衍成一片,长成的竹子有手指粗的、有膀子粗的,有的长到了七八米高,全都修直挺拔、亭亭玉立。每逢夏季,竹林上枝叶茂盛,犹如一顶碧绿色的华盖,遮住火辣辣的阳光,在竹林下面投下了一片阴凉。

那年春天,我们商定拆掉老宅重建新房。垫屋基时老三想刨去这些竹子,嫌施工时砌墙搭脚手架和堆放建筑材料碍事,新房建成后还会遮挡阳光。我们征求父亲意见时,父亲抽着烟,默默地沉思了一会说:“留下吧,砍掉怪可惜的,你们母亲在世时,就喜欢看着一群鸡子在竹林里转悠找虫子。”

半年后,房子建好了。回老家看望父亲时,他领着我挨个看房间,东北角房间窗外紧贴着竹林,父亲说:“这个房间以后你回来住,你看,推开窗子满眼绿色,摆着张书桌,你读读书、写写文章,听听鸟叫,多好的环境。”

那时父亲八十二岁,身体硬朗,说话干脆,有时骑着自行车赶集还帮着邻居买菜。那时我盘算着过一阵子为父亲买把躺椅,摆放在竹林下,在春天的午后、夏日的清晨或秋天的黄昏,扶着父亲躺在椅子上,为他泡杯热茶,陪着他拉拉家常,一起回忆过去,回忆母亲……

搬进新房后正好是春节。节日里,父亲神秘地将我带到厨房,从门后拿出几根粗大、新鲜的竹笋,告诉我这是前两天刚挖出的,肉丝炒笋丝鲜嫩好吃着呢。那个春节,我们兄弟姐妹齐聚在老家,陪伴在父亲的身旁,其乐融融,大家庭沉浸在团圆、温馨、欢乐的氛围里。

第二年初夏,父亲突然觉得浑身乏力,咳嗽厉害,后来便长时间地住进了医院。父亲住院期间,我买回一副竹制的躺椅,期盼着父亲早日出院,期盼着父亲悠闲地躺在竹林下的躺椅上,拉着我的手唠家长里短,可没想到仅仅三个多月后父亲就离开了我们。

前不久回到老家,晚上推开窗子,夜幕下繁星点点,朗朗的月光映照在竹林的枝叶上,竹影婆娑,晚风轻拂,竹梢上枝叶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好像父亲轻声的叮咛和嘱咐。柔和、缥缈的月色里,我的眼前浮现父亲里外忙碌的身影、父亲的音容笑貌,清冷的泪水止不住地沿着脸颊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