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财经

金价再创新高,金饰最高至936元/克

网友看傻眼:高攀不起;业内分析:中长期仍看涨

国际金价屡创新高 视觉中国提供

3月31日,有关黄金涨价的消息迅速冲上热。现货黄金维持牛市走势,突破3100美元/盎司,再次刷新历史新高点至3111.77美元/盎司,日内涨幅为0.5%。距破3000美元仅过去半个月,今年迄今已累涨近18%。COMEX黄金期货一度报3142.9美元/盎司,续创历史新高。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国内现货黄金已经涨至730元/克,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也再创新高,部分品牌涨到936元/克。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谢茜茜

综合新闻晨报、中新经纬等

金价狂飙带动市场交易活跃,业内分析三大原因

国际金价上涨,国内各大品牌金饰价也水涨船高。

31日,周大福、周六福足金饰品价格每克已高达936元,老凤祥、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每克为935元。要知道,3月13日,周大福的金饰还只是890元/克,截至目前涨幅超过5%。部分投资金条价格接近740元/克。贵金属行情报价服务平台“融通金”上,投资金条价格约734.87元/克。

A股市场,黄金股延续上周五活跃态势,西部黄金、恒星科技录得2连板,赤峰黄金、四川黄金等涨幅靠前。相比国际金价持续高歌猛进,黄金股此前表现相对逊色,与市场对于国内金矿企业在金价上涨过程中的受益程度表示怀疑和前期科技线的强势对资金分流的双重影响密切相关,但随着多个矿企的增量项目投产落地叠加预告业绩高增长,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关注仍有利黄金股表现。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表示,近期金价大幅上涨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导致纽约黄金市场持续吸金囤货;第二,全球地缘冲突风险上升,对于黄金的避险需求增加;第三,美国经济数据降温,美联储降息预期发酵。

31日,中信证券海外研究分析师撰写的研报指出,近期黄金价格再创新高,主要是海外市场衰退交易与关税恐慌交易所致。综合通胀、增长、关税、地缘等多个因素来看,当前黄金行情难言结束。二季度至年中,海外市场或持续出现类滞胀交易的主线,并利好黄金表现,而关税和地缘冲突对黄金的扰动仍未到终点,在不确定性情绪积聚以及释放以前,上述因素对黄金的驱动难言结束。

从资金面看,上述研报认为,黄金多头对黄金当前走向的影响程度已经来到历史最高水平,不过交投规模以及热度并未达到历史“最拥挤”区间,资金仍有进一步加仓的空间。综合当前基本面和资金面数据,预计年内黄金行情可能仍未结束。站在中长期角度,金价依然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金饰价不断上调,有人选择“金包银”作平替

对于金价疯涨,网友表示,现在对于黄金“想都不敢想”同时也告诫想入市的人“理智追金!”

有网友评论称:“这金手镯估计买不起了”。还有人表示:“这是奔着一千去了”。

金价暴涨,“金包银”平替火了!

随着黄金价格不断走高,不少消费者选择“金包银”首饰作为平替。“金包银”饰品受追捧的同时,也存在虚标金重、回收陷阱、检测困难等问题。

“金包银”真能和足金一样吗?记者在电商平台直播间看到,主播正在介绍的“金包银”产品,有手镯、项链、耳饰等。主播还不时拿出产品的质保单,向观看直播的网友展示。一些直播间会在醒目位置,标注“金包银”的字样。

浙江宁波市产品食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黄金珠宝检验中心主任王超介绍,“金包银”首饰通常是在银的表面镀一层黄金,外观与足金相比几乎没有差别。“主要看镀金的质量和薄厚,有些金镀得很薄,过不了多久就磨掉了,只能维持几个月。”

前不久,河南小伙龚尚在电商平台给好友买了一个“金包银”的生肖首饰当礼物。产品宣传图上明确标注使用0.4克“999足金材质”,但是收到产品后很快就出现了磨损。

“我花了200多元,首饰款式好看,看起来跟真金子没区别,但朋友戴后没多久就掉色了,里面都是黑的。我怀疑连银都没有,表面感觉也不是金,就镀了一层东西。”龚尚说。

随后,龚尚与平台商家沟通,商家的回复称是氧化了,可以免费补金或免费更换。这样的回答让龚尚哭笑不得:“足金的东西哪能这样说补就补、说换就换,真离谱。”

“金包银”产品含金量难鉴别,建议理性购买

记者以“金包银”为关键词,在投诉平台搜索发现相关投诉有1600多条,投诉相对集中的是“金包银”货不对板。

随后,记者走访一家大型首饰集散地,有商铺工作人员透露,如果商家将“金包银”首饰与足金首饰混卖,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

记者以一款纯银手镯为例,询问工作人员能否做成“金包银”。该工作人员解释:“在‘金包银’的加工过程中,金的实际克重很难把控,消费者没有办法辨别到底有多少克金。”

记者走访了解到,“金包银”首饰买卖时,应该遵循“金按金价走、银按银价定”的规则。但实际上,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或线下购买的“金包银”产品,在检测时常会遇到阻力。

黄金珠宝检验中心人士告诉记者,“金包银”产品必须将首饰破坏,金和银剥离才能测出真伪。“去年,一些专业的检测机构对‘金包银’产品做了市场调查,用化学方法把银熔掉,剩下纯金。结果只有极少数跟商家标称的质量一致,大部分都缺斤短两。”

相关专家也提醒,目前市场上“金包银”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应当理性购买。在购买时要有心理预期留存好与商家的聊天记录、购买记录等证据,以便日后维权时需要。

“牛市不言顶”逻辑

正逐步显现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轮金价上涨具备突破每盎司3200美元的可能性,‘牛市不言顶’的市场逻辑正在逐步显现。”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背景下,黄金的储备价值再被审视。2025年1月,全球央行净购金18吨,新兴市场央行成为主力买家。世界黄金协会分析指出,央行增持行为直接减少市场流通量,形成价格支撑。

盘和林指出,未来黄金价格走势的主导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仍将取决于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回归理性。若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因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或国内压力而进行调整,市场避险情绪将会降温,从而抑制金价上涨。

随着黄金价格的强劲上涨,多家全球银行上调了对黄金的价格预期。记者注意到,高盛在最新研究报告中,将金价的预测区间从之前的3100—3300美元,上调至3250—3520美元。高盛预计,亚洲大型央行将在未来三到六年内继续积极购买黄金,以达到它们预期的黄金储备目标。高盛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今年官方部门的平均需求量可能将达到每月约70吨,高于他们之前估计的50吨。

分析认为,从技术层面来看,也已发出预警信号。当前金价偏离长期均值超过40%,存在均值回归的压力。一旦金价跌破2700美元的支撑位,极有可能引发获利盘的集中抛售。

对于投资者而言,专家建议采取“短期谨慎、长期定投”的投资策略:在短期操作方面,需密切跟踪4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以及5月非农就业数据,若降息预期未能实现或美元走强,应及时调整投资仓位;在长期配置方面,可以通过黄金 ETF(如华安黄金 ETF、博时黄金 ETF)进行定期投资,以此来平滑短期价格波动。

实物黄金投资者则可采取分批买入金条、金币的方式,避免一次性重仓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