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酱爆螺蛳

□扬州 陆金美

眼下,是螺蛳最肥美的时节,也占据着餐馆春季菜单。下了夜班,我约上三五个同仁到单位对面的夜市餐馆,点了一盆酱爆螺蛳,顺带几杯啤酒,舒缓疲劳。

螺蛳的烧法分两种,一种是带螺壳的,另一种是不带螺壳的。但我偏爱带壳爆炒的螺蛳,我认为这种做法,能完好地保存螺肉的原味,吃起来非常鲜美。小时候,清明前后,我们衣兜里总揣着酱爆螺蛳。玩累了,大家围坐在一起,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螺蛳,用竹签把螺盖拨掉,然后挑出螺肉,放进嘴里咸渍渍的,还有些麻辣酱味,太好吃了。螺肉虽小,味道鲜美,正如乡贤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写道:“螺蛳处处有之,用五香煮熟螺蛳,分给孩子,一人半碗,由他们自己用竹签挑着吃。”

在苏北乡下,河沟圩塘众多,清澈的水中孕育着无以计数的螺蛳。这里的螺蛳颗颗青如翡翠,个头不大不小,体形像宝塔似的,一年四季均可食用。尤以清明前后螺蛳最为肥美,经过一冬的清养,螺蛳肚肠爽净,肉质丰满、肥美。这个季节,父亲从田间劳动回来,有时就顺手在水渠里摸了半篮螺蛳。回家用毛刷刷洗螺蛳外壳上的青苔或泥垢后,放在桶里用矾水泡养三五天,将螺蛳的腮胃、肠体内的秽物彻底排漂干净,这样的螺蛳爆炒出来才有原味。

父亲当过兵,干过炊事员,是做酱爆螺蛳的高手。儿时的我,最喜欢看父亲酱爆螺蛳了。酱爆螺蛳看似简单,但要让螺壳里的螺肉鲜嫩味美,还是有学问的。首先爆炒的螺蛳下锅之前,要一直养在水里,保持螺肉的鲜活;其次螺蛳入锅烹烧过程中,螺盖不能外敞,保持肉质鲜美;三是小火焖炖十来分钟,让锅里的汤汁一点一点浸入螺肉里。等上十来分钟后,拎起锅盖,那锅里的香气,是诱人的。父亲先给我盛半碗,碗里的螺蛳青中泛红,香味扑鼻,忍不住从碗里抓起一颗,虽然烫手,但还是舍不得放回碗里,用舌头挑开螺盖后,嘴对着头部用力一吸,“吱溜”一声,螺肉连同汤汁一起钻进了嘴里。那味道令人总有品不足、尝不够的感觉。

自从进城生活后,再没有河沟圩塘可供我们摸螺蛳了。妻子知道我喜欢吃酱爆螺蛳,每年清明后总要回趟老家,向邻居家借只淌网,淌半桶螺蛳带回城里。用水养三四天后,才做酱爆螺蛳。我坐在阳台上的餐桌旁,伸手从妻子端来的盘子里拿一颗螺蛳,用牙签把螺盖拨掉,先从尾部吸一下,再从头部用力一吸,螺肉连同汤汁一起钻进了嘴里,家乡的味道便流进了心里。

人间有味是清欢。我们几个围着餐桌而坐,不停地将一颗一颗带有汁水的螺蛳送进嘴里“吱溜、吱溜”地吸食着。吸食螺蛳,它看上去很俗,但品尝起来很美。在餐馆里,大家快乐地吸食螺蛳,说说往事,很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