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苏州

姑苏区白洋湾街道暖心服务架起连心桥

精准送药 解银发伉俪燃眉之急

在苏州市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宝祥苑9幢,一对银发伉俪的故事正温暖着整个宝祥苑。79岁的黄仁守与77岁患癌妻子王红梅相濡以沫的深情,与社区“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交相辉映,绘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动人画卷。面对老夫妻配药就医的现实难题,宝祥社区党支部以“幸福港湾”计划为支点,用红色力量撬动民生服务,让“组织根系”生长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生动诠释了“群众身边有党员,急难愁盼有回响”的治理新图景。

近日,志愿者王佳僖在日常走访中捕捉到黄老伯欲言又止的焦虑,王佳僖耐心引导询问,黄老伯终于表达了自己的诉求:老夫妻俩携手共度了大半生,面对妻子的疾病,自己始终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腿脚开始不便,妻子的病情也加重了,子女住得较远,平时忙于工作,妻子日常配药的需求成了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希望能有人帮助妻子配药。一场党建引领的爱心接力即刻启动。支部依托“志愿者+网格员”的服务矩阵,迅速组建由志愿者王佳僖与网格员徐雅晴构成的“红色帮代办”小组。她们不仅去卫生所核实用药方案并前往药房帮忙配药,更建立起“健康档案跟踪+药品存量预警+季度体检介入”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在送药上门时,王佳僖特意携带分药盒标注服药时间,将原本单一的取药服务提升为“医疗管家”式关怀,还特意提醒两位老人用火、用电安全。这种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的实践,正是白洋湾街道“幸福港湾”计划中“十分钟便民服务圈”的生动注脚,让“红色帮代办”成为联通党群心的彩虹桥。

“以后无需再为配药而奔波劳碌,真的太感谢你们了!”黄老伯紧紧握住徐雅晴的手,眼眶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他深知,在妻子的治疗过程中,社区的这份帮助无异于雪中送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这次配药事件,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服务行动,更是宝祥社区党支部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黄仁守与王红梅这对老夫妻的故事,是宝祥社区无数温情瞬间的缩影。在这里,每一名居民都能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暖,每一次困难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与解决。让“红色温度”传递至每家窗棂,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治理承诺。这正是宝祥社区所追求的——让每一名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这里收获幸福与安宁。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宝祥社区还将继续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在第一时间响应居民的需求。同时,还将开展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互助的居住环境。唐莺莺 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