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教育·人才

“融”爱同行,让更多孩子受益

育红小学积极构建融合教育良好生态体系

“智爱化新,为公益民”,百年育红,“融”爱同行。

无锡市育红小学是“无锡市融合教育示范校”,这是该校多年来探索与实践融合教育方面获得的殊荣。学校将“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融合教育理念融入血脉,早在2020年通过融合资源中心认定,并于2021年成为无锡市“十四五”融合教育探索与实践联盟合作校。近年来,该校以“三体融合”构建融合教育良好生态体系,关爱特需学生群体,推动融合教育发展。

在理念融合上,育红小学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为根基,提出“化新”办学理念 ——以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成就师生共同成长。在融合教育实践中,该校将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纳入常规教学体系,通过“一人一策”评估、差异化教学设计、同伴互助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中找到归属感。在“现代小先生制”课堂上,普通学生与特需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小老师”角色互换,实现知识传递与情感交融。

在课程融合上,该校构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 + 特色课程个性化”的双轨课程体系,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设置“保底目标 + 拓展目标”。学校将融合教育理念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小蒙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小红帽”公益服务项目、“小红心”六季品格课程等校本融合课程,满足特需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在资源融合上,学校打造支持型教育共同体。作为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组建“融合教育导师团”,针对孩子们的七大能力提升分工协作,全校50多位教师参与到融合教育工作中来,目前已有2名教师取得了省级融合教育教师资质。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校本教研,组织教师围绕融合教育中的问题进行研讨,教师的融合教育意识和教书育人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滨湖区、无锡市融合教育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获奖。

学校对资源教室进行合理布局,设置学习区、活动训练区、心理咨询区等功能区域,在这里进行抽离式教学,针对每个孩子的薄弱能力进行拓展训练。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一大途径。该校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在每学期家长会上介绍融合教育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在寒暑假入户家访中,和家长交流孩子的进步。学校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小红帽”志愿者服务等融合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成长。

“融合教育不是特殊教育的‘加法’,而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绽放独特的光彩。”校长尤吉说,育红小学目前正通过跨区域联盟、校际帮扶等方式,将融合教育经验输出至10 余所兄弟学校,让更多孩子受益。金竹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