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大江苏

第四届“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3个专项赛聚焦乡村发展需要

陶湾村推动大赛成果落地,上图为采摘农场改造前后 江阴观西村供图

自2020年起,这场青春与乡村的邂逅,不断助力美丽乡村新图景“上新”。4月16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省农垦集团、省文投集团、省规划设计集团、现代快报支持的江苏省第四届“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江阴市举行。当天,各主办单位、支持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各设区市团委有关同志,往届大赛评委、获奖选手、青年设计师代表共100余人参加活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红艳

第四届大赛设置3个专项赛

江苏省第四届“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将按照“小切口、可落地”的原则,聚焦村内空间场景设计、农产品包装、墙绘方案等乡村发展需要的领域,设置村内空间场景、农产品包装、墙绘方案设计3个专项赛。

村内空间场景设计专项赛聚焦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内的村或涉农社区,在每个市选择两个乡村作为竞赛基地。根据乡村实际需求,对村内公共建筑、节点场所或其他设施等进行具有青春味的创意设计。

农产品包装设计专项赛聚焦有一定生产规模、有农产品包装设计需求的镇村或农产品销售企业,在每个市选择2—3款农产品作为设计对象。根据实际需求创作兼顾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设计方案或包装成品。

墙绘方案设计专项赛聚焦有墙绘设计和绘制需求的乡村,在每个市选择2—3个乡村作为竞赛基地,每个乡村选择100—500平方米墙面作为设计对象。根据乡村需求,结合乡村历史、人文、产业等要素,设计符合乡村特色、弘扬文明乡风的墙绘方案。

据悉,大赛自今年4月开始至2026年底结束,分宣传报名、组织比赛、推动落地三个阶段,其间将组织开展进校园宣讲、导师结对指导、决赛集训营等活动,为乡村量身打造一批具有青春味的设计方案,用青春创意努力让乡村年轻起来。参赛选手可关注“江苏共青团”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

青春创意让乡村“潮”起来

活动现场还对第三届大赛获奖团队进行颁奖。据悉,第三届大赛共评选产生金奖5个、银奖12个、铜奖19个、优秀奖50个。

现场,学生组和职业组获奖选手分享了获奖设计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过程。金奖获得者、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选择的竞赛基地位于宜兴市陆平村,他们用一年多时间见证了陆平的四季风光,确定了“五色宜,陆平兴”的设计主题,通过五种颜色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团队成员们期待未来通过设计点亮其他更多和美乡村。

竞赛基地代表、江阴观西村团总支副书记华豪卿讲述了设计作品从纸上蓝图变地上风景的落地过程。“两年前的陶湾,是江苏省第三届‘青绘乡村’大赛图纸上的一幅草图,今天的陶湾已成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他介绍,观西陶湾村通过整合三组竞赛方案优势,不仅通过改造空间保留了乡村肌理,更通过青年创意激活了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真正实现了“一村一品”的可持续发展。

华豪卿现场晒出几组对比图,通过对比图可以看到,村子里的闲置空地建成了7个智慧大棚实现“草莓悬空种植”,产量提升35%;陶湾村民自愿将闲置的房子进行改造,破旧老屋“重获新生”,升级为“非遗竹刻工作室”、老年活动中心等。未来,陶湾村还将继续推动大赛成果逐步落地,同时还将继续完善“设计师+村民”共建机制,确保项目可持续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