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无锡

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1/3可以预防

专家提醒:重视早筛早诊早治,筑牢生命防线

许隽颖主任参加义诊活动 医院供图

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癌症堪称人类健康第一杀手,一旦发现癌症将给患者和整个家庭带来悲痛。无锡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副主任许隽颖表示,其实癌症并没有那么可怕,有1/3的癌症可以预防。早做预防、重视早筛、早诊早治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癌症带来的伤害。

朱鲸润

肺癌、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24年度无锡市户籍居民癌症监测信息显示,癌症发病顺位男性癌症发病前5位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食道癌;女性癌症发病前5位分别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甲状腺癌。

男女肺癌的发病占比均>20%,位居第1。男性前5位癌症累计发病占比>70%,女性前5位癌症累计发病占比>65%。

值得注意的是,无锡市历年癌症发病监测数据显示,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已呈现下降趋势;然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肺癌始终处于一个高发病率,主要跟吸烟习惯还是相关的,所以我们戒烟的观念还是要大力宣传。”许隽颖介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提升与生活习惯和营养状态有关。“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催生了一些暴饮暴食的行为,造成了大量的肥胖发生。其实肥胖跟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都有一定相关性。”

遇到“结节”字样不必恐慌

采访中,许隽颖提到,肺癌的发生率增高也与当前加强了早期筛查有关,随着大众健康体检意识的增强和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揪了出来。

很多人看到体检报告上“肺结节”三个字就会十分紧张,专家认为其实不必“谈结节色变”。“我们在临床上会遇到一些患者很恐慌甚至于焦虑,有的甚至只是风险比较低的结节,患者因为恐慌主动要求手术。”许隽颖提醒广大市民,碰到结节不要怕,也不能一刀解忧愁。“高危结节才是我们要积极手术的,而对于低危的结节,我们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定期的随访,如果说没有变化,可以长期观察随访。”专家表示,有部分肺原位癌比较稳定,甚至于5—10年不会有变化。

尽早关注癌症预防

“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要进行肿瘤的筛查,有早期症状,就要早期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专家建议市民朋友在40岁以后要进行胃肠镜体检,“特别是大便性状改变,突然大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摸到腹部有肿块的患者一定要重视。正常情况下,5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当然如果有家族遗传病史,肠胃镜筛查的时间要再提前。”此外,许隽颖表示,即使生活条件好了,更要注重健康饮食,杜绝大吃大喝或者报复性饮食。

万一患上癌症也要积极应对,争取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许隽颖介绍,无锡市人民医院早就开设了MDT(多学科诊疗)门诊。这种模式有效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整个医疗团队的综合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全程、规范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为提升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引进联影新一代全数字化PET/CT和杂交手术室。PET/CT为精准治疗提供预判,杂交手术室则把原本要分开做的检查和手术都集中到一起,一次操作就能完成多项任务,为患者带来更为精准、高效的治疗服务。专家介绍,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与突破,无论是化疗药物新药频出还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不断升级,都为患者点燃生的希望。

“我们在日常要注意保持适度的工作压力,保持合理的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预防癌症的发生。”许隽颖表示,希望和市民一起筑牢生命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