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精要

把读书这一“正餐”享用好

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已然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但依然是最深沉、最有效的心灵滋养方式。然而,成年人的世界太忙碌了,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行为。

对于每个人而言,可以找到很多不读书的理由,但也可以选择“强迫”自己每年读几本好书。

“强迫”自己读书听起来违和,实则是一种自律。这种“强迫”,并不是简单地要求自己每天都要读,而是对自我精神生活的一次主动管理。当你制订阅读计划,并坚定执行时,其实是在告诉自己:我依然有选择、思考和沉淀的能力。

人为什么需要“强迫”读书?因为成年人的惰性是被现实“训练”出来的。短视频可以带来快速满足,刷手机比捧书轻松得多,但那是精神的快餐,看得再多也没有多少营养。而读书更像是一顿正餐,即便每顿“吃”得不多,也比快餐更有营养。正因如此,阅读需要时间,也需要“硬着头皮”开始。每一次坐下来认真翻完一本好书,带来的成就感与深度思考,远非碎片信息所能替代。

“强迫”读书,也是一种主动应对策略。今天,我们面对的不确定性远比过去多,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心灵的稳定,理解变局背后的逻辑,提升独立判断的能力,用内心强大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读书无疑是一剂良方。

不是书读得多就一定“高人一等”,但不读书,你很可能就被时代丢在了后面。

书香社会的构建,终究要靠一个个普通人开始翻书。为了在这个喧嚣世界中,保留一块属于自己的安静“栖息地”,不妨从现在开始,“强迫”自己一年读上五本、十本好书吧。无锡 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