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精要

致敬劳动者,今年拟表彰2426人

根据党中央安排部署,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将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这是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后,首次开展全国性劳模表彰。目前,基层单位公示、初审、省级公示、复审、全国公示等工作已全部完成,提出今年拟表彰对象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

总体来看,拟表彰对象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坚持政治性。所有拟表彰对象都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核,均具有省部级表彰奖励荣誉基础,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政治立场坚定,遵守党纪国法,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突出贡献。

二、注重群众性。拟表彰对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以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为主体。其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903人,占比37.22%;普通农业劳动者和农民工321人,占比13.23%;机关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一线等人员634人,占比26.13%。

三、体现代表性。拟表彰对象充分考虑行业领域、政治面貌、民族、性别等方面的代表性。

行业分布方面,涵盖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20个国民经济门类。

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1986人,占比81.87%;民主党派人士93人,占比3.83%;无党派人士65人,占比2.68%;群众279人,占比11.50%;共青团员3人,占比0.12%。

民族分布方面,覆盖28个民族,少数民族241人,占比9.93%。

性别比例方面,女性585人,占比24.11%。

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113人,占比4.66%;35—60岁2239人,占比92.29%;60岁以上74人,占比3.05%;平均年龄47.09岁;年龄最小20岁;年龄最大72岁。

这些被表彰的劳动者是怎样的?除了传统行业劳动者,更多新兴行业、领域劳动者出现在名单中。

年龄最小的盛李豪,只有20岁,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10米气步枪混合金牌得主;年龄最大的陈锡洪,72岁,是四川金川鑫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式规模化养殖家禽的“土专家”。

名单里,有工艺美术师、羌绣技艺指导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有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

劳动最光荣,一个个名字,展现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爱国心,创造力。他们凭着热爱、匠心,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2020年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16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万多人次。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边区工人”赵占魁,在高达上千摄氏度的熔炉前挥汗劳动,从不叫苦叫累;大庆“铁人”王进喜,立下“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金手天焊”高凤林,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航天发动机焊接专家,攻克多项核心技术,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

这是党和国家给予劳动群众的褒奖,也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的弘扬。让我们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