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课堂遇上数字时代,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双师互动课堂正以创新之姿开启教育新篇。
4月8日,江苏省徐明旭、仇大成网络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暨盐城市小学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两地同频,在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同步举行。
当天,锡梅实验小学姜云、强玲玲两名老师与滨海县蔡桥镇中心小学两名老师携手,精心设计课程,充分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平台上了语文、数学两节“双师课堂”观摩展示公开课。在活动中,参与教师们切身感受到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这是锡梅实验小学开展的一场基于素养导向的AI双师“全景课堂”主题研讨活动,大大激发了教师团队的课堂创新欲,开创了该校“全景课堂”的新模式。
“全景课堂”是锡梅实验小学着力打造的教育品牌。据介绍,“全景”是指全课程、全教程、全学程,“全景课堂”相当于一个长镜头,包含“看见完整学习过程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中心和焦点”“深描学生思维进阶的过程”“链接到更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四个方面,每一帧都是在发现并聚焦学生学习和课程创新。
课程创新是锡梅实小的不变追求。近年来,该校参与主持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跨界学习,奠基大成——小学育人路径探索20年”研究,并以优秀等第结项,取得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该校进一步构建“全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全景式学习。
比如,在数学学科教学上,该校以“让思维可见,让数学可亲”为目标,构建“全景式”数学生长课堂。在当天的《指向量感素养提升的小学“全景式”数学生长课堂》讲座中,该校校长华丽芳对“全景式”生长数学课堂模式作了解读,并解析“量感是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量感的培养和发展是思维逐步进阶的过程”。
当天的“生活链接:情境式教学强化数学量感”公开课,就是该校“全景式”数学生长课堂的一个生动实例。强玲玲老师执教的“认识分米和毫米”,融合动画、操作、游戏等多种元素,让学生在具身实践中深化度量观念。在点评中,华丽芳认为,强玲玲老师这节课的设计通过“生活化导入—操作化探究—结构化应用”三阶段,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量感,体现了度量思想的渗透,也体现了学校数学生长课堂的特色。
这次基于AI技术双师互动课堂的实践,是锡梅实小探索“全景课堂”教学创新的又一行动。
“在双师同屏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双倍关注,每个知识点都将呈现多维解读。”一名老师在听课分享中写道,双师协同教学、AI智能技术赋能作为一种创新模式,让课堂突破了物理边界,使学科知识在虚实融合中焕发出新活力。
匡贤云 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