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文化

这才是国产“猫”片该拍的剧情

俞宗本《纳猫经》

《江苏文库·方志编》 之《同治苏州府志》

韩剧《比天堂还美丽》火了!80岁的李海淑去世后进入天堂,遇到一位傲娇美少女偷偷瞪她。直到女孩当着她的面,用手推翻水瓶,那熟悉的动作才让她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自己生前养的小猫咪。

网友们纷纷被戳中心窝,惊呼:“催泪别用小猫刀!”

文脉君也被深深打动,还急得团团转。关于猫猫的好故事,咱们有啊,真的有很多!拍出来一定也会非常精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郑文静

部分图片由AI制作生成

一猫一人,一生陪伴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

《江苏文库·方志编》之《同治苏州府志》中记载他“以诗闻天下”。虽是与欧阳修并称“欧梅”的大家,有“宋诗开山祖师”之称,但梅尧臣性格中不乏顽皮,作品中既有“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这样的意境,也喜欢就日常琐事写诗。

梅尧臣有猫一只,名五白,相普通,性温和。

梅尧臣和他的五白之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之大事,不过是一生陪伴而已。五白活了十二年,它去世后,梅尧臣写了一首诗:

《祭猫诗》

——梅尧臣

自有五白猫,鼠不侵我书。

今朝五白死,祭与饭与鱼。

送之于中河,况尔非尔疏。

昔尔啮一鼠,衔鸣绕庭除。

欲使众鼠惊,意将清我庐。

一从登舟来,舟中同屋居。

糗粮虽甚薄,免食漏窃余。

此实尔有勤,有勤胜鸡猪。

世人重驱驾,谓不如马驴。

已矣莫复论,为尔聊欷歔。

外面好冷,而你好暖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

很多人不知道,陆游还是天字第一号猫奴。据不完全统计,他一共写了十二首与猫有关的诗词,这些诗词详尽地记录了他从一个普通人变成“铲屎官”的进阶之路。

他的猫“雪儿”,貌美如花,好吃懒做,娇生惯养,偏陆游爱得无法自拔。他喜欢在风雪天与猫猫窝在家里睡觉。“雪儿”柔软的小身体热乎乎的,蹭在脚边,还发出愉悦的呼噜声。

外面好冷,而你好暖。我们幸福地宅在家里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

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

以鱼为聘,仪式感满满

黄庭坚,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从小,他就是个小宅男,喜欢抱着他的小猫窝在书桌前翻书。后来,他长大了,猫猫也离去了。他听说朋友家的猫生了小猫,就想去跟人家讨一只,还准备好了鱼作为“聘礼”。

这样的仪式感,并非黄庭坚独有。陆放翁在《赠猫》中也有“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的期待。

从相猫,到选吉日、下聘礼,再到立下猫儿契,将其带回家,之后还要再搞一些仪式,防止猫儿离家出走。总之,各个环节都有讲究。

《乞猫》

——黄庭坚

秋来鼠辈欺猫死,

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

买鱼穿柳聘衔蝉。

总结归纳养猫经验

有什么能比得到喵星人的芳心还令人开怀?

你看它,小小身体在你的脚边蹭来蹭去,舒展开来,露出柔软的小肚皮,诱惑你来摸一摸。怎么能忍得住不搁下手头的各种事情,把小猫搂到怀里亲亲呢?

为了拥有这样的幸福,古人可是认真思考过的。苏州学者俞宗本就在《纳猫经》中将自己的心得一一归纳分享:

“凡买猫用斗桶等物以袋盛之,勿令人见。至家,计箸一根和猫置于桶内盛云。每过水沟缺处,将石置之,使不过家,从吉方归。取猫出,拜堂龟犬毕,将猫箸插于土堆上,使不在家撒屎,然后复床睡,勿令走出为法也。”

认家了,会上厕所了,愿意睡床了,还不够。偶尔还要给猫洗洗澡。

明代学者、常州武进人蒋一葵编写的《尧山堂外纪》中就提到:“六月六日,吴俗悉投猫犬于水中。”多数猫儿并不爱洗澡,但铲屎官们还是会在农历六月六日把猫放到水里洗一洗,祈愿自家小猫更健康。

莫盼猫捕鼠,顺其自然吧

明代学者陆容《菽园杂记》中“白日群鼠与猫斗,猫屡却”,记录了胆小猫咪面对老鼠的败绩。

诗人胡仲弓在《睡猫》中写下了“瓶中斗粟鼠窃尽,床上狸奴睡不知”的无奈。

对此感到头疼但又乐此不疲的江苏人,甚至还留下了若干关于养猫的书籍,除了俞宗本的《纳猫经》,还有沈清瑞的《相猫经》、王初桐的《猫乘》等。

道光年间永嘉(今温州)文人黄汉的《猫苑》,更是古代版猫咪百科全书,值得推荐,一定可以为国产“猫”片提供权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