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教育·人才

第一次离世界冠军那么近

——记省锡中实验学校学生“剑客”朱世茵

“学剑并举,文体双优”,用这句话来形容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初二32班学生朱世茵,一点也不为过。

在4月中旬举办的2025年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击剑比赛中,朱世茵在女子重剑项目中荣获亚军,创造了学校乃至本地区在该项目比赛中的历史最佳成绩。当这位扎着马尾辫的初中女生站在领奖台上,胸前银牌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时,谁能想到她手中的剑与世界冠军的距离,曾经那么遥远,如今却近在咫尺。

击剑运动被称为“格斗中的芭蕾”,重剑更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朱世茵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接触击剑,最初只是因为觉得“剑客很酷”。然而,当真正握起那把重达770克的剑时,她才明白这项运动的艰辛。

朱世茵每天放学后训练两小时,周末体能锻炼从不间断,教练回忆说:“最初她连剑都拿不稳,但每次训练结束,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正是这种坚持,让她的剑尖逐渐指向了更高的目标。

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亚军常常被称为“最痛苦的胜利者”。距离金牌仅一步之遥,却不得不停下脚步,但朱世茵的银牌故事远不止于此。决赛中,面对身高优势明显的阿塞拜疆选手,朱世茵敢打敢拼,虽然最终未获得冠军,但是,那一刻,她展现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超越年龄的心理素质。

“我知道自己与顶尖选手还有差距,但这枚银牌告诉我,差距并非不可逾越。”在赛后接受采访时,朱世茵这样说道。

朱世茵的成功不是孤例,而是该校“体教融合”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学校2023年成立了击剑班,配备专业教练团队,与中国击剑协会无锡青少年训练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注重学生文化课学习与体育训练的平衡发展。

“我们培养的不是单一的运动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人才。”省锡中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朱晓宏说,击剑班的学生不仅运动成绩突出,学业表现同样优秀,朱世茵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的班主任说:“朱世茵同学训练再紧张也从不落下作业,学业成绩名列前茅。”

据了解,今年2月,朱世茵获得了2025年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中学生击剑选拔赛女子重剑个人冠军。 作为中国击剑协会无锡青少年训练基地女子重剑队员,朱世茵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入选中国中学生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在塞尔维亚举办的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

从教室到剑道,从校园到世界赛场,朱世茵用她的剑划出了一道令人惊叹的轨迹,这枚银牌的意义,远超过一块金属的重量。当朱世茵回到校园,重新穿上校服,坐在教室里听课时,她依然是那个普通的初二女生;但当她拿起剑,整个世界都能感受到那份不普通的决心与力量。 (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