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副刊

老王

□南京 陈银健

我住的居民小区外,常年有个中年男子,要么坐在马路边,要么坐在自己的电动三轮车上,全神贯注,或看手机或看报纸,如果附近的居民喊他,他立马丢下手上的东西,应声而去。他就是收废品的老王。

我住到这个小区十多年了,几乎每天都能遇到老王,与老王也慢慢熟络了,见面互相之间都要打声招呼问声好。老王今年50多岁,老家在安徽淮北一个偏僻的村庄,到南京已经三十多年了。最初到南京,他什么都干,从建筑工地的小工、送货员到马路清洁工、居民小区的门卫等等。他说起步阶段自己干了不下二十个工种,多方位接触这座陌生的城市,寻找适合自己的活儿,最终选定了收废品这个行业。

记得第一次与老王打交道是家中有些旧报刊,叫老王直接上门取走不要钱,老王不干,他憨憨地说:“我就是做这个买卖的,怎么可以不给钱呢?”捆好称重后坚持按照市场价给钱。本来让老王上门帮助处理家里的旧报刊,他反而一定要按照做买卖付钱,搞得好几次我都不习惯也怪不好意思,但对老王的好感也油然而生,感到老王这人真诚厚道。

上门收完废旧物品后,老王总要把楼道里落下的纸屑、灰尘用随身携带的扫帚抹布清扫擦抹得干干净净。居民说:“老王,你回去做生意吧,这点小事我们自己来做,况且还有小区保洁员呢。”老王说:“搞干净了,你们看得舒服,我也看得舒服,我已经习惯啦!”老王这个“习惯”让小区的居民们交口称赞,口口相传也给老王带来不少生意,除了小区居民外,小区周边的单位都请老王上门清理废旧物品,老王也总是做得让大家满意。

有次我与老王闲聊,问老王没事刷手机看报纸主要看什么,老王说自己几乎不看那些娱乐八卦,喜欢看国内外大事、国家的政策举措之类的内容。我有点吃惊。老王说道:“你不知道,看手机和报纸里的娱乐八卦很耽搁时间的,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回头想想脑子还是空荡荡的。看国内外形势、国家政策这类新闻就不一样,能帮助我做生意呢。”难怪与老王有几次聊到国内外形势,老王如数家珍,我终于有答案了。

老王已是拥有南京市户籍的市民,他有三个子女,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二女儿在老家都已经结婚成家,外孙、外孙女都上小学了,不用老王操心,逢年过节回老家还享受着两个“小棉袄”衣服鞋帽食品孝敬,自己也给两个孙辈在南京买几大包特产和学习用品。每当说到这里,老王都是美滋滋的。老王告诉我他前些年用打工积攒的钱在南京城区尧化门一带购置了一套90平方米的商品房。我说老王你真有眼光真有魄力,我佩服你。他说,今后南京市区的房子过户给儿子,干不动了就回老家的老屋养老。

南京欢迎老王的到来,老王靠自己的友善诚实、勤劳节俭和好学的品质融入了这座城市,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值得尊重,更要为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