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吴月华
在南京江宁的广袤大地上,有一座周郎桥。这座古桥横跨岁月长河,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
周郎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相传,东吴名将周瑜奉命率军沿江东下,当浩浩荡荡的大军行进至江宁土桥时,一条宽阔汹涌的河流横亘眼前,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军情十万火急,周瑜当机立断,下令必须在一天之内建起一座桥。他亲自指挥,巧妙地将附近一座闲置的大石桥拆除,把材料运来用于新桥的建造。在他的带领下,众人齐心协力,果然在规定时间内成功将桥建好。周瑜策马过桥时,马蹄在桥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记,后人便将这座桥命名为“周郎桥”,以此纪念周瑜的神勇与智慧。这段传奇故事不仅为周郎桥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让它成为三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周郎桥的周边地区,也因这座桥被赋予了独特的历史印记。自古以来,周郎桥便是连接句容、贯通东西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通往湖熟、秣陵的必经之路。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这里曾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桥西五里的村庄,在宋代时人流如织,居民不断增多,当时被称为土桥市,后来改为土桥镇,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岁月变迁,如今许多事物都已消逝,只留下这座古桥,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2008年,周郎桥被列入第一批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它历史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千百年来,周郎桥历经无数次风雨的侵蚀、战乱的破坏,却始终顽强地屹立在那里。它多次经历重建与修缮,从最初简陋的土石桥,逐步演变成如今坚固的钢筋水泥桥。虽然桥的形式与结构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但桥名始终未改,成为江宁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江宁的历史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乡愁与记忆。
依托周郎桥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业,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让古老的周郎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周郎桥,它不仅仅是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