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起正式施行。5月8日,国新办就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司法部将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要求,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决遏制趋利性执法,切实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建立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及时纠正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王振江介绍,司法部将落实法律要求,加快法律配套制度机制建设。推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及时受理并依法处理涉企行政执法投诉举报。牵头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为契机,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对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加强问题查纠整改,坚决纠治到位。
王振江表示,针对行政执法中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监督程序和责任体系,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依法保护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
当天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积极履行统筹协调职能,会同各部门、各地方扎实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重点抓好配套建设、落地见效和学习宣传三个方面的工作。
“在立法过程中,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提前谋划、同步开展相关制度的‘立改废释’。一批配套制度机制已经出台,还有一批正在加快推进,涉及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郑备说。
在抓落地见效方面,郑备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全力推动法律实施,强化刚性约束,重点在五个方面下更大功夫:下功夫破除障碍,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下功夫治理拖欠,解决民营企业账款支付问题;下功夫依法保护合法权益,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下功夫落实纾困政策,解决企业获得感不强的问题;下功夫加强政企沟通,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同时,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将注重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努力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抓学习宣传方面,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全面学习法律内容,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民营经济工作。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