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龙执导的古装大剧《藏海传》近日亮相优酷2025待播片单后,凭借超高热度登上热搜。该剧将于5月18日晚在央视八套开播。
剧中,肖战饰演钦天监监正蒯铎之子稚奴,因家族惨遭灭门而化名藏海,努力寻找真相、报仇雪恨、惩恶扬善。这一角色设定将“钦天监”这一神秘机构再次推向大众视野。
钦天监是干什么的?身为钦天监监正之子,肖战的新角色究竟面临怎样的风险和杀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郑文静
部分图片源于江苏文库、《藏海传》、《甄嬛传》海报截图等
机构名称变来变去
朱元璋最终敲定“钦天监”
钦天监是明清两代官方天文机构,其前身可追溯至隋代的太史监,唐代的太史局、司天台,宋代的司天监、天文院。
机构名称变来变去,但核心工作万变不离其宗——作为“天子与上天对话的桥梁”,它承担着三重使命:科学观测、历法制定、政治工具。
1370年,朱元璋正式把司天监更名为钦天监。清代沿袭并完善制度。
在鸡笼山北极阁元代观象台旧址上,明代时设置了钦天台,由钦天监管理。北极阁因此又名钦天山。
钦天台使用球仪、浑天仪、日晷、简仪等天文仪器,观察天文气象。优良精巧的设备,令16世纪末来访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叹为观止。
《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记载:
清朝初年,这些仪器设备被全部运到北京。明末吴梅村《观象台》诗中“候日观云倚碧空,一朝零落黍离同”,哀叹的就是明清易代、天文仪器北迁之事。这批珍贵的古天文仪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后,曾遭劫掠,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归还我国。1933年6月从津浦铁路运回南京,先是放在浦口火车站。1934年2月运至紫金山天文台内。
钦天监监正
刀尖上的“天意代言人”
作为该机构的最高长官,钦天监监正也需同时扮演三重角色:科学家、政治家、预言家。
多重身份交织,往往带来致命风险。
他们既是“天意代言人”,也是皇权与保守势力博弈的棋子。
清初,曾经服务于明王朝的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得到了顺治帝的优待和宠眷,尊称玛法,赏赐隆厚。后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还被封为光禄大夫,成为一品大员。
——《江苏地方文化史·苏州卷》
汤若望是清朝钦天监第一位洋监正,地位极高。后却因触动保守派利益,在“康熙历狱”中险遭凌迟,虽然最终得以幸免一死,但身心备受摧残,潦倒病逝。
讽刺的是,当时诬陷汤若望谋反,导致多位钦天监官员丧命的杨光先,虽短暂升任钦天监监正,风光一时,但后来却因推算失误被革职,最终客死他乡。
影视作品中也经常出现钦天监的身影。如《甄嬛传》中,皇后利用“危月燕冲月”的天象阻碍甄嬛回宫,之后甄嬛和眉庄又利用钦天监的不吉言论将安陵容困住。
南京、无锡、常州等地
都出过钦天监高官
当然,并不是所有钦天监官员都会遭此横祸。
《江苏文库》中收录了多位钦天监官员,从文脉君对这些记载的研究中发现,安全“退休”并不是不可能,不过想担任这一职位,得是真学霸才行。
周相,明上元人。通历算占候之学。历官钦天监正。
李泰,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掌钦天监,博学知天文。
——《江苏艺文志(增订本)·南京卷》
龚士燕(1639—1673),清武进人。少能文,讲性理,通声律、天文、历算,对郭守敬《授时历》研讨尤深。在钦天监观象台主管测日。因修订历法有功,授历科博士。十年因病归里。
——《江苏艺文志(增订本)·常州卷》
华湘(1472—1543),明泰州人。生而颖悟,通术数,精数学。御史朱节荐,历光禄寺少卿,管钦天监事。
——《江苏艺文志(增订本)·泰州卷》
秦蕙田,清代经学家。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清乾隆元年进士一甲三名。十七年任刑部右侍郎。十九年兼任钦天监监正。二十三年调任刑部尚书,仍兼领工部,加太子太保。精于三礼,博大闳远,条贯赅备。又好治易及音韵、律吕、算数之学,皆有著述。
——《江苏历代名人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