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刘永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代步工具,像凤凰、永久这种品牌自行车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豪车”。记得三婶的陪嫁是一辆凤凰自行车,三叔喜不自胜,视为珍宝,时不时用机油把车身和车轱辘擦得油光锃亮,擦得都能照出人影来。
不过,在我记忆里,最难忘的是爷爷教我骑自行车的经历。
当时,我正念初中,同龄的伙伴们大多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自行车,而我却有些“后知后觉”。我和爷爷住在三叔的木工棚里,是间虽然简陋却充满温情的小屋。木工棚的后面是一条旧马路,宽敞而宁静,平日里行人稀少,正是练习骑车的理想场所。
有一天,我鼓起勇气,推出了父亲那辆永久牌自行车。这辆车曾是父亲卖米粉时的得力助手,车架高大,前后车轮都是28英寸,前后轮之间有一根粗壮的横梁,仿佛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铁三角”。车后座也被特别加大,父亲在车后座各绑一大麻袋米粉都没有问题。整辆车显得特别笨重,这庞然大物对于身材瘦弱的我来说,犹如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
我满怀好奇与好胜之心,推着这辆笨重的自行车走上了马路。我试着用左脚踩着左侧的踏板,右脚弓着,依靠惯性让自行车滑行一小段距离。每当自行车摇摇晃晃,即将失控时,我都会紧张地刹车,虽然几次摔倒,但我的兴致却丝毫未减。我渐渐找到了一点感觉,开始尝试侧着身子,右脚从横梁下斜跨过去,踩在另一只脚踏板上,半圈半圈地踩着脚踏板,骑得异常吃力。
正当我感到力不从心,自行车即将歪倒时,一股温暖的力量倏然从车后座传来,轻轻地推动着自行车前进。我右脚用力往前一踩,脚踏板居然顺利地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转圈,车速也随之提升,让我既兴奋又紧张。我扭头一看,原来是爷爷在后面扶着车座,他一脸慈祥的笑容,仿佛在说:“孩子,别怕,大胆骑踏,有爷爷在!”
爷爷见我脚踏动作有些“笨拙”,便亲自示范起来。
他轻松地踩着左边的脚踏板滑行出去,右脚一抬腿,便稳稳地坐在了车座上,然后非常顺溜地骑行了一段距离。他的动作在我眼中就像是一位武术高手在演练太极拳,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然而,爷爷骑行一段准备刹车时,车轮却不慎硌到了路上的石子,自行车瞬间失去了平衡,爷爷也重重地摔倒在地。
我慌忙扶起爷爷,看到他膝盖上的擦伤和手上的淤青,心疼不已。那个时候,爷爷已经六十多岁的年纪,加上那段时间身体也不好,爷爷却强忍着疼痛,微笑着安慰我:“没事,爷爷皮糙肉厚,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
在爷爷的悉心教导和耐心陪伴下,我更加刻苦地练习。每次摔倒后,哪怕摔得四脚朝天,我都会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行。爷爷也会在一旁鼓励我。当我像爷爷一样,右脚潇洒地跨过横梁,骑上自行车用力往前蹬时,那种自由与畅快的感觉,让我兴奋不已。
如今,曾经风靡一时的“二八大杠”再也难觅“芳踪”。而我还是无比怀念爷爷陪伴我学骑自行车的那段时光。那个时候,爷爷、阿嫲都还健在,欢声笑语时常萦绕耳畔。天气晴好的时候,爷爷会让我坐在横梁上,载着我去街上买好吃的油饼。那时的我,正青春年少,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可惜,那样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二八大杠上承载的温情岁月,不思量,自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