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苏州

零距离听诉求,实打实解难题

“分片包干联系走访”工作机制受好评

在姑苏区深入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的背景下,苏锦街道创新建立“分片包干联系走访”工作机制,以“一片区一队伍”模式汇聚基层治理合力。通过整合海棠先锋、网格长、公安民警、物业人员及志愿者等多元力量,形成覆盖全域的动态服务网络。街道将64个片区细化至每位工作者名下,同步实施“四类家庭重点走访”制度:针对特殊群体建立节前必访机制,为新入住居民定制“连心卡”与便民导视图,对重大信息变更家庭主动跟进公共服务,对信访对象保持常态化联系。这种网格化管理与精准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使信息采集效率提升,实现居民诉求即时感知、服务资源精准对接。

张恬 高达

快速响应机制破解民生痛点

“厨房外墙整天滴滴答答,地面污水四溢,天气热了还有异味,墙皮都泡得要发霉了!”在近期大走访过程中,汇翠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汇翠花园北侧厨房外墙污水管弯头处出现漏水现象,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街道充分展现“接诉即办”的响应速度。从社区接到居民反映到联合物业、施工单位形成解决方案仅用24小时。在居民反映情况的次日,施工单位随即组织队伍进场施工。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单位采取错峰作业方式,半个月内完成全小区64栋楼225个单元共计470处污水管弯头更换。这种“问题发现—现场会商—联动处置”的闭环机制,在星光社区公交站台安全隐患处置中同样成效显著。针对居民反映的夜间骑行风险,街道联系市政部门48小时内完成黄黑警示条涂刷,通过色彩强化提升设施辨识度。

精准帮扶托起特殊群体幸福底线

89岁的宋耀华阿姨激动地拉着社区书记的手说:“真的太感谢政府和爱心企业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们家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生活方便多了,心里也踏实了。”

街道通过“资源链接+个性定制”的精准帮扶模式,为辖区内困难群体兜底帮扶。通过建立“企业爱心库”,新天地南社区成功对接中设建设等辖区单位,为低边户黄如剑、宋耀华家庭实施涵盖厨卫改造、家电更新的全屋焕新工程。“一户一策”的改造方案,既解决设施老化问题,更注重提升生活尊严感。对于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街道构建“平时常态访+节前重点访”的双轨机制,对于高龄老人身体健康和生活需求,街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16429份,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2901人次。

将社区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衔接

面对辖区环境治理难题,苏锦街道采取“跨域联动+长效管护”的工作方式,将社区治理与生态修复有机衔接。走访过程中,在接到文澜雅苑北门绿化枯萎的诉求后,社区随即联合绿化部门对枯死植被进行补种、更换,为巩固治理成效,社区组建由居民志愿者、物业、绿化部门构成的常态跟踪队伍。同时,街道开展辖区内环境整治,解决卫生死角,排查安全隐患,更换破损的河道护栏1处、解决高空易坠落风险1处、增添警示标志4处、处置卫生死角10处。依托“逢四说事”协商议事平台,街道将走访收集的建议分类施策,使绿化提升、设施改造等民生工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