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大江苏

“万里长江第一隧”通车后,10分钟过江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北接南通海门,南连苏州太仓、常熟,“万里长江第一隧”海太长江隧道正在有序施工。5月29日,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部总工程师游少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海太长江隧道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隧道通车后,从海门到太仓的车程将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南通与江南、上海将实现更加高效的连接。”

“海太长江隧道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全长11.185公里,隧道盾构段长9315米。”游少强介绍,海太长江隧道采用全国首个超大直径盾构预制拼装一体化建造,是世界最长、中国断面最大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具有“长、大、高、深”的特点,堪称“万里长江第一隧”。比如“大直径”是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是国内首座直径超过16米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最高水压达0.75兆帕,最大埋深约75米。

项目采用了多项新工艺和创新举措,比如首创救援车专用通道技术,首创盾构隧道管片DDCI新型连接构造,首创采用防火与结构一体化烟道板,首创新型烟道板牛腿结构……作为江苏省“十四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海太长江隧道是南通“八龙过江”交通格局中的第五条过江通道。隧道位于苏通长江大桥下游,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计划2028年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