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 董全云
晨起,窗外,鸟声啾啾。
我轻撩窗帘的一角,远处,山是朦胧的,雾气氤氲。
天气炎热,朋友推荐我来小浪底避暑。我站在这家民宿四处远眺:面前是小浪底一湖碧绿的幽水,耳畔是婉转清脆的鸟鸣,左右是透过朦胧的温湿撞见满眼的花香和新绿。李清照用一个“绿肥红瘦”来表达时令的变化,实在是绝妙。
小浪底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大坝南岸为小浪底村,北岸为蓼坞村。朋友道,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后,一路穿越无数山涧峡谷,夹带着黄土高原上的泥沙,波涛汹涌而下,真可谓大浪淘沙。河水从黄河最后一峡——宁嘴峡流过,终于突破两岸高山窄峡的束缚,河面陡然宽广,流速大为减缓,大浪消失,小浪见底,故名小浪底。
小浪底是万里黄河最后一段峡谷,从空中看去,它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崇山峻岭之间。黄河汤汤,是母亲河、生命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之河。每逢洪峰迭起、威胁下游安全时,小浪底落下闸门,削峰蓄洪,于是波小浪低,大河安澜;而当遇大旱、河道面临断流时,小浪提闸放水,下游河流生命再起高潮。
半岛、孤岛、险峰,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渺的湖面,这里宛若世外桃源,来的大多是回头客。水边、树林里,早早就有人寻一树荫支起帐篷,拉开简易茶桌,摆上茶具,临水而坐,享受夏日的清闲时光。
捡石头、踩浅水、找昆虫,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大人们忙着加工带来野炊的食物,有的惬意地坐在树荫下吹着旷野的风聊天,也有很多钓友拿着鱼竿对着水面发着呆。我走上前,问鱼钓得多么,钓者脸晒得黑红,有些发窘,朋友哈哈大笑:“人家钓的不是鱼,是心情!”
这么美的风景,管他钓不钓鱼,即便在风里发会儿呆,心情也是美的。干脆找个树荫,像杜甫老先生那样“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临水的美好,都在“赏玩夜忘归”了。
静谧的夜色里,小浪底的水浪似乎停止了。深蓝色的夜幕繁星点点,一弯新月,风吹松涛阵阵,远处水边灯火点点,间有不知名野鸟啼鸣,越发显得幽静。
幽静的清晨,码头的游人不多,湖岸线有几个零星的钓者静坐。有几个大约夜间嫌冷,睡在车里。见有人来,钓者睡眼惺忪,从玻璃窗里探出头,和我们点头致意。几只小鸟隔着山头在林子里热情地喊:“吃杯茶!”“吃杯茶!”
一轮橘色朝阳冉冉从水边升起。远远地,民宿袅袅冒出蓝色炊烟,勤快的山里人开始了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