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上午,著名作家何建明的长篇新作《昆山景象》江苏首发式在江苏书展举行。活动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主办,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刘济民,本书作者、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何建明,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章朝阳出席活动,并共同为新书揭幕。
《昆山景象》深度聚焦昆山从“农业小县”到“产业高地”的蜕变历程,尤其揭示了其作为台商经济集聚区、自费开发区发源地的独特发展路径。何建明以文学性笔触,将昆山产业升级、园区建设、企业传奇等素材转化为可触摸的时代叙事,使“昆山经验”从地域实践升华为具有全国借鉴意义的中国故事。
在首发式上,章朝阳指出,《昆山景象》讲述的绝非普通的地域发展史,而是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微观切片。“从自费开发区的‘破冰之举’到连续2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榜首,昆山以‘白手起家’的勇气和‘唯实唯干’的智慧,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书中以吴克铨等开拓者为代表的“昆山之路”探路人,用“敢为天下先”的创业故事,诠释了“昆山有玉,玉在其人”的人文内核——城市崛起的本质是人的精神力量与时代机遇的共振。
从《我的天堂》记录苏州改革开放三十年,到《江边中国》描绘乡村巨变,再到《昆山景象》解码县域经济奇迹,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与作家、时代的深度对话,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江苏发展文学记录链”。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下,《昆山景象》的出版意义特殊——它以文学的方式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实践”。书中所提炼的“敢闯敢试、唯实唯干”昆山精神,本质上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奋斗品格的缩影,而出版的价值正在于让优秀作品成为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种,进一步强化了“以文字留存时代记忆”的文化担当。
活动现场,何建明与刘济民围绕“县域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深度对谈。
何建明在对谈中透露,为创作本书,他多次深入昆山工业园区、台资企业、乡镇社区采访,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书中特别还原了40年前昆山干部群众“白手起家创办开发区”的艰辛历程,以及当下昆山在数字化浪潮中向“创新高地”转型的探索,展现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刘济民作为苏南人,同时也是苏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者,对这片土地的发展历程有着深刻的洞察与切身体会,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阅读这部作品后的感触和思考。40年前,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苏州“小六子”昆山白手起家,自费创办开发区。一路走来,昆山披荆斩棘、高歌猛进,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第一高峰”。在刘济民看来,昆山的成功,是因为永远以“创一流、争第一”为目标,善于捕捉机遇,敢于面对风险,勇于果断决策。“我认为昆山精神的精髓,在于无中生有、有中出奇、奇中放异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姜斯佳/文
马晶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