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开国中将、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奠基人王诤将军,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共常州市武进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联合现代快报,组织武进区南宅实验学校40余名现代快报小记者及学校党支部教师代表,来到位于武进区洛阳镇天井村的王诤将军故居,通过实地探访、聆听英雄事迹,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王诤将军是江苏常州人,他可了不起啦!以前红军打仗的时候,他用“半部电台”给部队传消息,就像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让战士们知道哪里该前进。后来他成了解放军的大英雄,还被授予“开国中将”呢!
王诤将军特别爱祖国、爱家乡,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不害怕。我们在展厅里看得可认真啦,我偷偷在心里想:“以后要像爷爷一样勇敢,好好学习本领,长大后做很多好事!”
二(1)班 孙棋瑗 指导老师 徐兰月
走进王诤故居,一种威严、朴素的气息迎面而来,陈列的勋章和手稿勾勒出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墙上那密密麻麻的简介告诉我们,他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面对种种危险,他也始终坚定不移。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红色精神永不褪色。
五(3)班 林程程 指导老师 朱小燕
“嘀嘀嗒嗒”,刚走进王诤将军故居,老式电报机突然发出清脆的声响。今天,我有幸参加了纪念王诤将军诞辰116周年活动。
布满青苔的木质展柜里,一台泛黄的军用电台静静躺着。讲解员说,1931年反“围剿”战斗中,王将军正是用这种“铁喇叭”传递情报。我踮起脚尖凑近听筒,仿佛听见穿越时空的“嘀嘀嗒嗒”。
最有趣的当属模拟发报体验区!我戴上皮质发报手套,跟着屏幕提示按动电键。当“新华社”三个字化作绿色电波,以摩尔斯密码在电子屏上跳动时,我惊喜地发现:这和科学课学过的二进制编程原理好像呀!
临走前,我在留言墙贴上自制的“未来通讯员”徽章。看着如今家乡像银色蒲公英般遍布的5G基站,我真想告诉王将军:您种下的红色种子,正在我们心里长成参天大树!
五(3)班 蒋雨萌 指导老师 朱小燕
陈列室里,王诤将军的老照片和旧物件,历经岁月洗礼,显得有些陈旧。讲解员说,在红军反“围剿”时,敌人把红军围得死死的,消息根本传不出去。关键时刻,王诤将军竟从一堆报废的电台里,“救活”了半部能用的电台!这半部电台就像神奇的“顺风耳”,让红军能够掌握敌人的动向,也成了我军无线电通信的“开山鼻祖”!
新中国成立后,王诤将军又一头扎进电子工业和高科技领域。面对其他国家的技术优势,他毫不退缩,带着团队搞研究、订计划,让祖国科技不断进步。王诤将军用一生的拼搏,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这种勇敢奋斗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六(2)班 杨镒帆 指导老师 蒋丽琴
走进王诤将军故居,浓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最先看到的是将军家曾用过的养蚕农具,再往里走,便是他学习、吃饭的地方——屋里的每处细节,都透着将军的质朴与勤勉。走进陈列馆,看了简介我才知道,王诤将军是我国革命时期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开拓者!展厅里泛黄的电报机、布满批注的作战图,还有几枚锈迹斑斑的勋章,都在悄悄讲述着将军“半部电台起家,一生征战为民”的故事。如果没有他,我国革命时期的无线电通信技术或许就不会那么快发展起来。
听说将军一生为事业奔波,哪怕路过老家也顾不上回去看看。这样的勇气和担当,多值得我们学习啊!
六(3)班 赵金贺 指导老师 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