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健康

餐桌上暗藏杀手

“酸汤子”的毒素它们也有

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两名男子食用“酸汤子”后被紧急送医,其中一人不幸离世,医院开具的证明显示,系食物中毒死亡,另一名男子仍在抢救中。2020年10月,在黑龙江鸡西,也发生过9人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后,引发食物中毒事件,最终9人全部身亡,确认为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1毫克“米酵菌酸”就能致命

“米酵菌酸”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毒性强烈,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正常的家庭烹饪方法难以消除,进食后即可引发中毒。

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

目前,米酵菌酸中毒尚无明确的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超过50%。

哪些食物易滋生米酵菌酸

经长时间发酵或浸发的食品,当放置在高温潮湿环境下最易滋生米酵菌酸,包括:

1.谷类发酵制品:发酵玉米面、糍粑、醋凉粉、粿条、米粉、凉皮等。

2.变质食用菌:过久泡发的银耳、黑木耳等。

3.薯类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的耐热性极强,即使100摄氏度的高温煮沸和高压烹饪也无法将其破坏,只有通过良好的卫生操作规范和饮食习惯才能杜绝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阅读产品标签和保质期,观察产品性状,如是否出现霉斑、黑斑、粉斑、绿斑、黄斑等。食物泡发时间要控制好,泡发时间太长,各种病毒和细菌会持续滋生。泡发用水要干净,泡发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不过夜泡发。谨慎食用酵米面类食品,不要食用变质的米面蔬菜等;最好不购买、食用鲜银耳。图文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