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 陆金美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一到腊月,空气中骤然多了一些年的味道。男女老少都忙得不亦乐乎,处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腊七腊八,灌香肠腌板鸭”,每年一进腊月,庄上人家就开始忙杀自家养的鸡、鸭、鹅等家禽。这个时候,父亲会到集市上买回一个猪的小肠,回来内外清洗干净后,就选一些肥瘦适中的猪肉,总是一刀一刀地切成小块,拌上盐、辣椒面、花椒面、老姜末等。砍一节和小肠一样大小的竹筒做入口,把拌好的肉往猪肠子里灌。父亲灌一节就叫我用红布条扎紧,挂在竹竿上晒。冬天太阳一出,庄上人家的院子里,门前的树上,屋外扣的长竹竿上,都会悬挂一串串香肠和一条条咸鱼,还有一只只咸鸡、咸鸭、咸鹅等,这些食物,通过腌制,便有了色与香。
腊月前半个月,就是腌咸货的时节。最后几天,既忙炒,又忙炸,还有忙蒸。记得小时候,一过腊八,就开始准备年货了,炒葵花子,做藕夹子、炸爆米花等。特别是做藕夹子,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先把藕用水洗清,再用刨子刨去藕皮,然后用菜刀将藕切成两个连在一起的藕片。藕全部切好后,母亲用菜刀把猪肉剁成了馅。再将肉馅放入盆中,加入少许酱油、盐、姜葱、花椒粉和鸡蛋搅拌均匀,就可做藕夹子了。母亲将肉馅放在两片藕的中间,用手轻轻一捏,然后放进父亲和的不稀不厚的面糊盆里,均匀地裹上一层面糊后,用筷子依次把裹好面糊的藕夹子放进油锅里炸,等两面炸得金黄,再从油锅捞出。这又香又脆的藕夹子,是过年时家里招待客人的一道主菜。
腊月庄上人家的菜园很是好看,站在庄上的石桥上,由东向西看,菜园里搭的棚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上面盖的是五颜六色的膜,菜园里的菠菜、香菜、青菜、葱蒜、胡萝卜等蔬菜就不会冻坏了。这些蔬菜,在平时不是什么宝贝,可在过年的时候却让吃惯大鱼大肉的人们大饱口福。
俗话说:“一进腊月门,便有过年来。”庄上的小店里,墙上挂的年画,木板上摆的红彤彤的对联,门口堆满了烟花爆竹,就连旁边的一棵树上也挂上了灯笼等喜庆的过年物品。小时候,腊八一过,庄上人常去赶集,有的买回年画,有的会买回点心,也有的给小孩买回来新衣服。那时候感觉整个腊月,都是好日子。腊八节,二十三,祭灶节;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九,蒸馒头……每个日子都排得满满当当。腊月是繁忙的,忙得人们喜气洋洋。
腊月的后半月,响起归家的脚步声。是许许多多的游子特有的大迁徙,越过千山万水,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拎着大包小包,乘飞机、坐高铁、自驾……从四面八方向家的方向前行。村庄的老柳树旁,有父母、丈夫、妻子和儿女等待的身影。腊月也成就亲人团圆、亲情相聚的愿望。
前日,下乡拍片,路过一个村庄,见户户院子里挂满了各种咸货,有鸡、鸭、鹅、狗肉、猪肉、鱼、香肠等。真是色彩多样,五味俱全,行走在庄子上,闻着腊味的香,心中总是荡漾起一股暖融融的幸福。我忍不住用手机拍下这乡村腊月的美景,发到朋友圈,大家留言道:多彩的腊月是由腊味组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