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教育·人才

将科技创新类课程 融入大劳动教育

无锡一中入选首批江苏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日前,江苏省教育部门公布首批江苏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无锡市第一中学上榜,此次无锡仅有5所中小学入选。

从上世纪的“共青服务站”到现在的“青年志协”“党员先锋岗”,无锡一中人的“求进”劳动精神薪火相传。

进入新时代,学校将科技创新类课程融入劳动教育中,构建起以科创为特色的无锡一中大劳动教育体系,在原有的“4+6+10模式”劳动教育体系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涵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以“心”涵养砥砺创造劳动教育精神。学校定期邀请劳模校友进校园,让学生与劳模面对面,以班会课为研学时段,引导学生将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作为研学内容,在感同身受中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学校引导学生研究在各行各业的劳动创新中成为行业领军人物的成长成才轨迹,引导学生以寓言、诗歌、民间谚语为切入点,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开展新时代劳动“领跑者”研学项目 ,引导学生结合生涯规划,找寻新时代劳动“领跑者”,研究他们成长的轨迹,培养学生“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劳动志向。

以“行”构建校家社劳动教育路径。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每周不得少于2小时,并由家长参与评价。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地……学校以“人人有岗位”为机制,处处成为实现劳动教育的场所。学校在校内志愿者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并与学校附近社区结成志愿服务联盟,让学生走进社区,以劳动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学雷锋”劳动服务活动已经持续了41年,成为无锡一中学生以劳动回馈社会的品牌活动。同时,学校以“我是未来工程师”为职业定位,组织学生在企业实践中体会工程师的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

以“新”未来发展方向升级劳动课程。学校开发科创类跨学科融合课程,在理科学科中充分挖掘劳动教育元素,打破学科壁垒,帮助学生以多维视角看待劳动的价值,让劳动教育立足于多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将劳动教育的课堂开到了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从科技创新的维度开发具有引领意义的科学课程,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进行劳动实践。学校还依托“伟长学院”课程体系,开发科技创新系列课程,在课程中突出劳动教育“做中学”的特质,让学生成为手脑并用的工程师,丰富了学生劳动实践的途径。

姜翼 高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