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把春天端上饭桌

□河北保定 张天成

春天的味道,藏在母亲的饭菜里。一进三月,家里盘碗中的野菜鲜芽便多了起来。母亲像个乡村“美食家”,就地取材,不停变换饭菜的花样。

春风拂过村庄,最先领略春意的便是柳树。这时,母亲便会挎上小菜篮去“撸”柳芽,选几根低垂的柳条,轻轻一撸,很快就能装满一小篮。母亲摘去嫩芽前的叶子,经过反复地洗、泡、焯等步骤,去掉柳芽本身的苦味,处理完的柳芽可以凉拌、蒸炒等。我最爱吃的是柳芽炒鸡蛋,将柳芽切碎打入鸡蛋,加入调料拌匀后煎炒,这道“开春第一鲜”便出锅了。母亲常说:“春吃芽,赛过肉!三月的柳芽是个宝,想吃要趁早。”柳芽炒鸡蛋的味道一直萦绕心头,那是母亲才能做出的“专属味道”。

我家小院外有棵香椿树,每年一开春,刚长出的香椿芽鲜活滋嫩,绛红色的幼芽,油亮的梗。在大批蔬菜还没上市的时候,香椿是乡村饭桌上最常见的美味。母亲最爱做的是香椿拌豆腐,菜的做法很简单,挑选最嫩的香椿芽,开水焯烫一下,切成碎末,放进豆腐里,佐以味极鲜、盐、香油等调味,用筷子一拌,一道时令小菜便做好了。香椿拌豆腐被作家汪曾祺称为“拌豆腐里的上上品”,母亲常念叨:“吃点香椿芽,百病不沾身。”这道时令小菜虽然简单,却饱含着她最朴实的爱与祝福。

春天的饭桌上怎能少得了母亲的荠菜猪肉馅包子?一场春雨过后,荠菜便冒出了头。开春母亲就会去地里挖荠菜,她很会挑选,圆形状宽叶绿荠菜适合凉拌着吃,尖叶锯齿状的紫荠菜更适合蒸包子。回家后,母亲把荠菜剁碎与猪肉拌馅,包成薄皮大馅的包子。当一屉热气腾腾的包子上桌,轻咬一口唇齿留香。《诗经》中写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是对荠菜美味很好的注解。母亲不懂这些诗词,却能把田间的野菜,做成人间美味。

春天的鲜芽野菜,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在母亲的巧手下变成了绝佳的美味。一张方桌,几盘小菜,家人闲坐,其乐融融,在唇齿间感知时间流转,亲情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