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生活的解药

□北京 燕少鑫

窗外细雨绵绵,房间里溢漫着古典爵士乐。此时最宜读书。我随手翻开林清玄的《心无挂碍 无有恐惧》这本书,不禁想:众生皆苦,人很难做到“无挂碍”和“无恐惧”。在崎岖坎坷、荆棘密布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解药——有的是购物;有的是旅行;而我的解药则是书籍。

书,治愈了我的迷茫。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人生处于迷茫期,为了调整身心,我选择在相对清闲的茶馆兼职。最让我享受的是午后时光,通常这个时段店里人比较少。我习惯于坐在窗边,一边喝着醇香的普洱茶一边手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阳光洒进来,书面上影影绰绰,书中的人物似乎活跃了起来,而我会与他们进行交谈……这样美妙的时刻,我的整个身心都是温润舒畅的。

在茶馆里,我读了毛姆的《面纱》、梅耶的《人生由我》、塔拉·韦斯特弗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看着这些书中的主人公们都勇敢地从原本破碎的生活中走了出来,并逐步修复重建自我,从而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这种不向生活困难低头的品质鼓励我踏出了舒适圈,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书,也曾治愈了我的焦虑。记得疫情刚放开的时候,我周围的邻居朋友全都阳了。我一个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不敢见人,外卖会一遍遍地小心消毒,整日活在担忧自己会阳的恐慌里。我就这样“与世隔绝”地过了两个月,唯有书与我相伴。通过阅读,我渐渐地从现实世界的兵荒马乱中解脱了出来,不再害怕外面的世界是否还在病毒肆虐,只是静静地徜徉在书的海洋里。

这期间我读了十几本书,比较心仪的有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魏微的《烟霞里》和王安忆的《长恨歌》。因为喜欢,所以舍不得一次读完,睡前总会不由得畅想书中人物的命运接下来将会如何发展……

虽然我没有了社交,但是有书中的人物每日与我促膝长谈,我一点都不觉得孤单,甚至很享受这样的独处时光,就像周国平老师说的那样:“人生有种种享受,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的快乐,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一路走来,书给了我很多滋养和慰藉。

人生无常,如潮水般涌动的岁月,让身边的人、事、物早已变得面目全非,我时常有一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淡淡忧伤。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里,唯有书是我最忠诚的朋友,永远不会离我而去。它如同明灯,可以驱散我人生中的阴霾,也是我生活里最好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