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菠菜鸡蛋面

□河南南阳 魏燕征

面食有很多种,这些年在外奔走谋生,不敢说全部尝过,但也吃过不少,然而总觉得和母亲做的菠菜鸡蛋面相比,都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母亲做饭喜欢用大火,炒菜尤其。

架上炒锅,开大火,锅热上油,火苗呼一声噌噌蹿起,紧接着丢葱姜末煸黄出香,再放入肥厚油绿的菠菜,撒少许作料,溜着锅边倒点生抽,“呲啦”一声,高温下香味扑鼻而来,翻炒片刻,胖乎乎的菠菜叶片也由蓬松逐渐塌陷。加热水,不一会儿锅里就咕嘟嘟翻滚起来,接着下面条,用筷子快速拨动打散,等再次烧开,放入事先煎好的鸡蛋,很快汤就变得浓白起来。最后,撒一小撮食盐,搅拌,关火,一锅菠菜鸡蛋面就完成了。

食材简单易得,做法行云流水,而就是这样一碗朴实无华的面,在母亲手里似乎有了魔法,像一根看不见的风筝线,无论多远,都牵扯着我,魂牵梦萦。

刚参加工作那会,家乡的县城才通火车,交通很不方便,正是这个原因,一年到头,我总是年初离家,年尾归来。就这样,我的一年,四季不分只剩严冬。每次回家,提前好几天母亲就念叨上了,纵然早已不是小孩,可她总对孤身在外的我有操心不完的心,等上了车,更是急切地每隔两小时就打一通电话。两地距离大半个中国,路上要一天两夜,春运期间,运气不好买了站票,那在火车上的每分每秒就更是煎熬。正点到家应是凌晨0点43分,晚点常有,可无论早晚,父亲总会骑摩托车提前到站等着,接上我之后,一通电话给母亲报完平安,我们父女俩就迎着严寒风雪,揣着满心欢喜回家了。

到家是要吃面的,那是慈母庆贺游子归家举行的传统仪式,那是希望游子长留家中的殷切期盼,那是祈祷游子一生顺遂的美好祝愿。

待我掸去身上绒雪,再用热水洗把脸,一碗热气腾腾的菠菜鸡蛋面就端到了眼前,金黄的煎蛋一定是铺在面上的,在从小经历物资匮乏的母亲那代人心里,鸡蛋有着谜一样的营养价值,仿佛世间万物都比之不及!一路颠簸通常没什么胃口,可这碗面总能神奇地焕发我的食欲,连汤带面一口不留,绵软顺滑一碗下肚,填满了胃,溢满了心,温暖了全身,而母亲在一旁知足地看着大快朵颐的我,像一只羊喂饱了它的羊羔,满面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