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教育·人才

我们一起走过“幸福教育30年”(二)

一所普通小学的“幸福蝶变”

2001年,顾万春从锡山区教育局调任旺庄中心小学校长。学校当时只是一栋三层教学楼,操场是一片泥地和煤渣铺的跑道,图书室实验室没有几样像样的家当。学校有30多位老师,中老年教师偏多,有些是农村代课出身,区骨干教师只有1人。家长对学校办学质量不太满意,条件好的家庭都把子女送到城区学校借读。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用一个工作目标统领起来激励师生,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一个大胆的设想在顾万春的脑海中逐渐酝酿:用三年时间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顾万春身体力行,带领师生全身心投入创建工作,学校提出的“硬件靠政府、软件靠自身”要求,很快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同与支持。当时的旺庄镇政府先后投入了2000余万元进行校园改造,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校领导班子成员看到了蜕变的力量。

创建省实验小学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在于改变课堂。当时,新一轮课改实验刚启动,乘着课改的东风,学校组织全员培训,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推进课改新方法。凭借熟悉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的有利条件,顾万春遍请省内外专家深入课堂,举办学术“沙龙”活动,就教育理念与教学热点问题与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等教育专家展开对话讨论。

学校确立了“追求高品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师生学习氛围日渐浓厚,研究意识日益增强,互动生成、发现课堂由此衍生,长达十多年的“幸福课堂”研究新篇章由此开启,顾万春和大家同样感到了欣喜与自豪。 “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成为大家心目中好课的标准,旺庄中心小学的课堂变得灵动了。

2003年11月,无锡市教委领导和专家一行12人组成的江苏省实验小学评估组,通过严格评审一致认为:旺庄小学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领导班子爱岗敬业,教师队伍朝气蓬勃,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质量明显提高。 评估组经过量化打分,宣布学校已达到省实验小学评估标准要求,在同批次学校中位居前列。

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三年的规划与建设,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当时无锡新区第一所创建成功的江苏省实验小学。顾万春和同事们把在创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归纳为四句话:在勤奋中收获充实,在奉献中体验快乐,在集体中凝聚智慧,在创新中实现理想。

从薄弱校到省实验小学、全区窗口校、示范校及至今天的集团总校,学校走出了一条“确立发展理念—改革课堂教学—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办学质量”的幸福教育之路。

姚莉莉 陈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