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 詹阳
在尘封的抽屉深处,我意外地发现了一本略显陈旧的笔记本,封面似乎被岁月染得泛黄,纸张也略显粗糙,而字迹却仍清晰如昨。
轻轻翻开,只见扉页上写着“毕业留念”四个字,那略微褪色的红字,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往昔的窗,让我得以窥见外婆年轻时的青涩时光。
这本同学录,是外婆1969年高二年级时的珍藏,距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纸张边缘已有些磨损,但每一页都记录着外婆和同学们青春岁月的点点滴滴。我小心翼翼地翻阅,仿佛能听到那穿越时空的欢声笑语,感受到那份纯真的同窗情谊。
同学录的开篇,是外婆的毕业照。照片中的她,梳着两条乌黑的长辫,穿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学生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的眼睛明亮而坚定,透露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同学录里,每一页都是不同人笔触下的离别寄语。每个字迹都显得那么认真而郑重,有的写着“只争朝夕于革命,鞠躬尽瘁为人民”,有的则道“让我们朝着共产主义的思想高峰努力攀登”。笔风或奔放豪迈,或娟秀细腻,仿佛在诉说着投身时代洪流的豪言壮志与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除了文字,还有各式各样的画作:不同枝头上鸟儿啼鸣的“百花齐放”,松树与红日和山连接寓意的“红日初升”。落款处,或是同窗好友,或是赠言印章,它们犹如一幅幅生动的艺术作品,烙印着历史的风采与韵味。
就在我沉浸其中之时,外婆缓缓走来。她看到我手中的同学录,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化为柔和与深邃。她从我手中接过同学录,轻轻翻阅,又时不时地抬起头,望向天花板,再继续抚摸着那泛黄的封面,仿佛触碰到了那段风华正茂的峥嵘岁月。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这么多年就过去了”。外婆的眼角泛起一丝湿润。
“看,这是我们那时的班长,他的字就如他的为人一样,工工整整”,她边指着上面的字边说道,“这个是我最好的姐妹,每次跳皮筋就属她最厉害。”我印象中那个前脚烧水后脚就忘的外婆,此刻正如数家珍般数着一个一个老同学的名字,细述着与他们共度的点点滴滴。
“孩子。”外婆轻声呼唤着我,将同学录递给我,眼神里满是期待:“这个本子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帮我好好保管。”
我郑重地点了点头,接过了它。我深知,这本同学录不仅仅是一本记录青葱岁月的本子,更是一份传承老一辈精神的宝贵财富,而这份回忆也不只是属于外婆,更属于我们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