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 王迎春
花草树木,一岁一枯荣。这些年,我们和这座城市一样从未停止过奔忙。恍惚间,已经“知天命”。
1990年我们从伍佑中学毕业,一别就是35年,还没来得及转身,中年一下子把我们抵到墙角。就在昨天,路过一家商场的儿童玩乐区,顺手捡起一个孩子掉落的玩具,年轻漂亮的妈妈连忙说:“小宝,咱们谢谢爷爷啊。”懂事的孩子冲我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爷爷。”这两声爷爷听得我心如刀绞。
不说这35年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单说1990年,身在其中浑然不知,如不回头捋一下,根本就不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哪些影响深远的事情。
1990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行。1990年3月14日,中国《综艺大观》在CCTV-1开播。那一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那一年,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业;9月22日—10月7日,北京亚运会举行……这些事历历在目,在当年似乎又不在我们青春的记事本上。
也是1990年,周星驰如日中天,《无敌幸运星》《小偷阿星》相继推出,吴宇森的烂片《喋血街头》录像厅日夜滚动播出,张艺谋、巩俐的内地和香港首部合作大片《古今大战秦俑情》献映……那些年,汪国真无处不在,诗歌无处不在,庞中华如影随形。
1990年的岁末,没有严冬的寒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温暖,回响着罗大佑那首温暖胜过艳阳的歌曲《恋曲1990》;1990年,郭富城凭借专辑《对你爱不完》走红;1990年,周华健创作了《亲亲我的宝贝》;也是1990年前后,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红透半边天。还是在1990年,林忆莲推出《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赢得了意想不到的如潮掌声……当然,这些也都是我后来才从时间的序列中理出的头绪。
1990年,悲情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让我们集体在伍佑小镇影剧院挥泪。1990年前后,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凌力的《少年天子》,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孙力、余小惠的《都市风流》,刘白羽的《第二个太阳》获奖。文艺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是一个时代的温度计。我们感受到了,又似无感,在似感非感中我们度过了那些青涩的日子。
1990年,那一年,华晨宇、胡夏、小沈龙、许昕、曾轶可、鹿晗、林允儿、丁宁……今天一个个耀眼的明星相继出生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
回到盐城,1990年,矗立于盐城城东北的地标建筑海悦大酒店开张迎客,新客站启用运营;那年小福星下线,胡友林的汽车梦启航……
一年又一年从未断流,毫无疑问,35年前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关联着今天一切的一切。今天看来大有水落石出之妥帖,更有心动如海之激荡。
35年,很长,恍如隔世;35年,很短,恍如昨日。
那时路远车马稀,那时人穷志短。对于西乡的孩子,当年的伍佑就是最遥远的远方了。是地理方位的远方,也是学业前程的天花板。204国道,2路车,串场河,珠溪,糖麻花,古石板巷,雷达部队,打靶场,东西小岛,校运会,校女排,那个低头莞尔一笑的女1号,这些闪光的记忆,构成了那个时代白板上的关键词,直到今天仍然散发着光芒,这样的光芒鳞片一直温暖治愈着我们失落的20世纪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