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小记者

投稿选登

寻运河文化 品运河船点

快报小记者工作室邀请了常州老字号八仙食品的创始人张日成老师为我们介绍运河文化,这堂课让我获益匪浅。

活动中,我了解了运河发展的历史:从吴王夫差决定开凿邗沟,到隋炀帝下令贯通大运河;从方言与戏曲的南北交流,到漕粮交通的水路运输;从诗词歌赋在不同地域的交相诞生,到水榭亭台建筑风格的相映相融。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通的运输和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对世世代代的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运河是常州的母亲河,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江南运河,常州就成了江南运河重要的交通枢纽,城池“依运河水而生,引运河水而筑”,是典型的“运河之城”。张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让我沉浸在历史的海洋中,激发了我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张老师将传统糕点制作牢牢地扎根于运河船点文化的特色中,桌上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糕点,如:红楼一口酥、宣怀家饼、文亨状元饼……一个个船点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传说和典故。“我最喜欢红楼一口酥,咬在嘴里满是清香,真是回味无穷啊!”我一边品尝,一边和小伙伴聊了起来。现场顿时热闹非凡,原来大家都是小美食家啊!

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常州人,我们品船点、寻文化,我不仅体会到了和同伴分享的快乐,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我们要传承家乡运河的历史文化,让大运河绽放新时代的文化光彩!

勤业小学四(3)班 姚溢

指导老师 庄彩霞

百叶映劳动 美食传情长

我国的四大发明大家都耳熟能详,而食品界的“四大发明”大家也许很陌生,那就是豆芽、酱油、豆腐和豆浆了。看,豆制品家族竟然占据了三个“席位”,“五一”劳动节,为了锻炼一下自己的劳动技能,我有幸来到常州市津津乐食品有限公司参加学做百叶的活动。

我们首先来到大豆文化馆参观,姜老师带领我们了解大豆的一生。只见大豆的嫩茎上已长出几个翠绿的豆荚,这时的大豆还很“年轻”,通体长满了纤细的白毛,姜老师说这就是“毛豆”。等到了秋天,毛豆成熟,它们就变成黄色,成了“黄豆”,这时候,连枝干上的叶子也“退休”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平时餐桌上的“毛豆”和“黄豆”都是一种植物啊!

最吸引我的环节当然是制作豆腐了。豆腐是老百姓餐桌上最为熟悉的一种美食,价格低廉又营养丰富。豆腐的制作分为两种,为石膏豆腐和盐卤豆腐。而百叶的制作就更为复杂,要经历豆浆、豆腐再到百叶的过程,我亲手体验了一下“剥百叶”,这是百叶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一张张百叶薄如蝉翼,细嫩绵软,考验着我们的耐心与细心。我小心翼翼地掀起一角,然后轻轻地朝一个方向慢慢撕开,百叶颤颤巍巍地离开了“大家庭”的怀抱,我也体会到了制作美食的艰辛与不易。

回家的路上,我还回想着姜老师对我们说的话:“我们国家虽然是豆制品生产的发源地,但是在工艺上还需要传承和创新,中国85%的黄豆还依赖于进口,将来的粮食之战,你们大有可为!”姜老师的话语寄托着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要更加努力学好本领,为传承和创新传统美食、传统工艺作出贡献!

华润小学四(4)班 沈朱峻熙

冲上云霄

今天,我有幸踏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工程研究院的大门,开启了一段奇妙的学习之旅。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航空工程师的成长之路,也体验了飞行员起航前的激动与自豪。

一进入研究院,我便被浓厚的科研氛围所吸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了解了航空发展史。从最初的飞行梦想,到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再到如今的高科技飞行器,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人类对天空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飞行原理。在这里,我深入了解了空气动力学的知识。原来,飞机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机翼产生了升力,而升力的大小与机翼的形状、迎角、速度等因素有关。

最令人兴奋的是,我们还进入了驾驶舱,坐上了机长座椅。眼前的DA-42钻石飞机模拟器让我眼前一亮。它的内部驾驶装置和仪表与真机完全一致,操控逻辑也一模一样。我戴上耳机,手握操纵杆,仿佛真的成了一名飞行员。

最后,我们动手制作了双翼动力飞行模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边搭建边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成功制作好了模型。看着它在空中翱翔的样子,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这不仅是对我动手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我学习成果的认可。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航空知识,为实现自己的飞行梦想而努力奋斗!

博爱小学四(7)班 王萱洢

指导老师 顾燕茹

我的乐园

我的乐园不是城市的高楼大厦,不是人来人往的游乐场,而是爷爷奶奶乡下的老房子。

我最喜欢跟着爷爷在屋后的小溪里抓螃蟹。爷爷一手拿着小桶,一手牵着我,我们赤着脚,踩在温暖又光滑的鹅卵石上。我弯着腰,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扒开石头,只见一只小螃蟹从石头缝里跑了出来。我飞快地用两根手指捏住它,它的八条腿在空中来回地舞动着,仿佛在说:“快把我放开!”我连忙把它放进小桶里,朝爷爷开心地笑了。

回到家,奶奶正忙着准备晚饭,这小小的厨房也是我的乐园。我蹲在灶台前,拾起地上的一根根木柴,不停地塞进锅下。不一会儿,火就旺了。奶奶手忙脚乱地对我喊:“别添柴了,火太大了,菜要煳了!”我听了反而更起劲了,两只小手左右开弓,一边添柴一边对着奶奶做鬼脸。

院子里的小菜园也是我的乐园。爷爷往田里撒菠菜籽,我也装模作样地撒着;爷爷除草,我也跟着除草;爷爷摘辣椒,我也摘辣椒。最有趣的是收沙果了,我压根儿分不清沙果和浆果,常常把好吃又甘甜的沙果留下,把苦涩的浆果放进嘴里。看着我狼狈的样子,爷爷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老房子生机勃勃,充满欢乐,老房子不仅是我的乐园,也是我童年的回忆。

湖塘桥实验小学四(5)班 陈可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