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教育·人才

举办学术月专场“循问”“慧学”课堂展示

无锡市梅里教育集团 建设素养本位新质课堂

5月20日,新吴区第三届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术月中小学首场活动在无锡市梅里教育集团举行,活动以“循问共研·慧学提质——素养本位的新质课堂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中展示课堂改革成果,深入研讨和交流教育理念与课堂范式。无锡市教科院、江南大学等嘉宾和区内教育部门专家与校长代表参与活动。

硕放中学语文老师张倩、英语老师韩如家和梅里中学物理老师李欣茂、数学老师吕婷婷,在公开展示课中先后作了“慧学课堂”展示和“循问课堂”展示。

在“循问课堂”实践汇报中,梅里中学校长章薇薇从“思辨:理念与文化的赓续”“探索:学问与生命的双重”等四个维度,阐述了梅里中学改进组织方式、变革教学范式、更新教学策略、创新实践模式的探索步伐,凸显了有质量、有温度、有内涵的高品质学校特征。

梅里中学以“循问课堂”为课堂范式,以“学”为核,以“问”为链,以“循”为脉,打开课堂翻转第一步。学校依循学生认知建构、能力发展、素养提升的规律,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情境创设——目标设定——合作探究——反思评价——迁移运用”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校追求高品质问题设计、注重高效率活动实施、强化高精准质量评价的课堂样态,也彰显了集团严谨求学的态度、缜密细致的思维能力以及精进探索的教学追求。

硕放中学校长谢卫忠从“慧学”课堂的学理支撑、文化解构等五个方面展示了学校“慧学”课堂变革情况,并表示未来硕放中学将在集团校的通力协作中践行课堂改革,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硕中实践样态。

硕放中学以“慧学课堂”为课堂范式,通过灵活的学科实践方式,凸显“慧”的核心理念。学校注重以“慧”变通、以“慧”启迪,在学科实践中不追求统一的固化模式,而是紧扣教学目标设置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学任务的多种情境,通过精心设计任务,合理发挥评价功能,不断优化课堂设计。注重教学中情境的意义化、规则的参与性、工具的思维外显化,并形成“慧学课堂”的三个维度,在此理念引导下,学校教师们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阶段,单独或统整设计课堂教学,展现“智教慧学”的魅力。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刘登珲博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伍红林教授、无锡市教科院副院长徐小华等专家,分别对“循问课堂”“慧学课堂”作了点评。新吴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雷希望梅里教育集团继续深化课堂改革,以素养本位的新质课堂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王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