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一根皮带上写满密密麻麻的签名,既有中文,也有英文,这是抗日航空英烈李其嘉的毕业纪念品,也见证着中外“飞鹰”战友情。6月14日下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飞鹰·航线”史料寻访行动正在进行中,现代快报记者跟随馆方工作人员,在广东江门拜访了抗日航空英烈李其嘉的外孙李家博。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去年年末,一名上海华侨将外祖父墓碑的照片发给他,而皮带上的名字基本上都可以在这片墓区找到。
在李家博家中,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这根极具岁月感的皮带,在皮带头的背面位置,清晰地写着:“民国卅一年三月廿七日,留美毕业纪念,空军少尉李其嘉。”
民国卅一年,即1942年,正是李其嘉牺牲的那一年。李其嘉是广东鹤山人,空军军官学校第十二期准尉三级见习员,1941年赴美受训,1942年6月16日在美国训续期间,李其嘉飞行P-39战机时失事牺牲。他牺牲的时候,距离毕业刚刚过去3个月。
“外公牺牲后,当时从美国寄回来几箱东西,都是他生前用过的,包括这条皮带。”据李家博介绍,皮带上的名字都是李其嘉在美国受训时的战友。
除了皮带,李家一代一代地保存着不少纸质史料,包括当时颁发的“荣哀状”等。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一张广东发往南京的电报,是以四位数汉字电报码的形式发送的,电报的具体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代快报记者还跟随李家博来到他们家位于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岌岗村的老宅,这里也是李其嘉曾经住过的地方。家中厅堂醒目的位置,至今仍悬挂着李其嘉的照片,照片中的他十分年轻,圆圆的脸上带着一些孩子般的稚气。李家博说:“照片是一直在这里的,家里人告诉我这个是我外公李其嘉,虽然从来没见过,但他在我心目中是英雄,因为他是为国牺牲的。”
李家博还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去年年末,他们终于第一次得知外祖父葬于何处。
“在美国航校的旁边,住着一名上海华侨,抗战时期他只有七八岁,我外公每到周末就去他家里玩,因为大家都是华人,经常在他家里拍照,所以有很多照片。现在他已经八九十岁了,发现这些飞行员的墓碑没什么人来祭扫,是不是家里人不知道葬在这里?他就请国内的朋友帮忙寻找飞行员的家人,于是找到了我们。”李家博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很想去祭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