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徐廷华
仲春时节,我去了趟溱潼古镇,它坐落于泰州姜堰区。两棵千年古树吸引了我:一棵是古山茶,一棵是古槐树。
踏进古镇入口,拐几道门对着门、青石铺就的幽幽小巷,便见一棵高耸挺拔、枝叶繁茂的山茶树立于一幢山茶园内。山茶树高大,抬头望去,枝枝相连,叶叶相攀,听得见树叶在春风中扑簌簌的声响。我喜欢这些有着自然原始本色的树木,散淡于天地之间,一切按照自己的意愿生长。据说这棵山茶树有一千多年历史,历经严寒酷暑,终年常绿。树下有一口古井,和树一样饱经风霜。我们去得迟了,只见万绿丛中几株艳红的茶花点缀绿叶间。若清明前后去,整棵山茶树花发万朵,一朵朵橙红、艳丽的花瓣,好像擎着明亮的灯盏,蔚为壮观。想起陆游咏山茶花的诗: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这棵山茶树与云南丽江古山茶、台湾阳明山草山红山茶分别结为“姐妹花”“团圆树”,足见它的知名度了。
在古山茶树旁,开了一家颇有创意的山茶花邮局,门面不大,专门出售山茶花邮票和小型张。柜台上有邮政部1979年发行的一套云南山茶花“特种邮票”,共10枚,及同日发行的一枚小型张。其小型张的图案选用了云南山茶花中的宝珠茶、松子鳞、麻叶蝶翅等名贵品种。有几个游客在柜台前指指点点,买上几枚《云南山茶花》邮票,是贴在明信片上的,盖有溱潼邮戳。而面值2元一枚的小型张价格不菲,只围看而无人索购。
移步转景,踩着会发出响声的青砖路面,走过去就看到“绿院垂槐”一景。古槐树坐落于院落的墙角。周围筑起了半腰高的木栅栏,栅栏上挂满红红的同心结飘带,有的色泽鲜艳,是游客刚留下的。树身有合抱之粗,也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树龄。古槐根部长满翠色欲滴的青苔,树身倾斜着,伸出墙外,树皮粗糙,疤痕累累,历经沧桑。虽已仲春,参天古槐似还未从冬眠中睡醒,仰视望之,稍不注意头上的帽子都会掉下来。那高高的干,黑黑的枝,主干上树枝纵横交错,未经过人工修剪,长得随意。树梢尽头,冒出的新叶稀稀落落挂满枝头,绿绿嫩嫩。看那古朴的造型,老辣的枝干,巍巍然如一座斜塔,无不渗透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久远。当地一位老人对我们说,古槐到了极盛期,枝叶繁茂,生机盎然,长成像一柄大伞模样,洒下一片阴凉,待槐花盛开,层层叠叠,宛如“花瀑”,景致美极了。
伫立于古山茶、古槐树前,敬重感油然而生,是因为它们那副虬根苍枝、阅尽天荒地老,历经千年沧桑的凝重与厚实;是有感于它们透出的一种老而不朽,古而不迂,傲而不孤,媚而不俗的精气神。在它们古老的枝干里涌流着、奔腾着极具旺盛而悠远的生命力与忍耐力。
事实上,有了一代代人对这两棵古树精心的爱护,着意的护理,才使原先寂寂无闻、无人歌咏的山茶树、槐树名垂后世,成为当地古迹,牢牢地扎根溱潼大地,见证着、亲历着这座古镇从历史云烟、历史巨变中走来,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