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唐占海
我觉得“超能力”不是指超出常人的能力,而是把最不擅长的事做到完美。超出他本身能力范围的能力,不就是“超能力”吗?我的父亲就是拥有“超能力”的人。
父亲五大三粗,是个手极笨的人,平时连一粒扣子都缝不上。母亲从来不让父亲做精细的活儿,说他的手跟木头似的,不仅拿不了针头线脑,连上个螺丝、铁钉这类的活也不擅长。如此笨的父亲,竟然给我做过一只堪称完美的风筝。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风筝,见了就爱不释手。我的伙伴有一只老鹰风筝,是他叔叔给做的。他叔叔手很巧,做风筝之类的小玩意不在话下。他的老鹰风筝非常漂亮,飞在蓝天上,特别像一只威风的老鹰。拥有那样一只风筝,伙伴有理由骄傲。他放风筝的时候,总是兴奋地呼喊起来,仿佛他自己也要飞起来了。有一天,我借了伙伴的老鹰风筝,拿回家玩。母亲招呼我吃饭,我说:“今天我不吃饭了,我一会儿去放风筝,因为明天就得把风筝还回去。”
父亲见我痴迷至此,过来拿过风筝,仔细瞅了瞅,说:“赶明儿我也给你做一只老鹰风筝!”母亲被他逗得饭差点喷出来:“你可拉倒吧,就你那双笨手,还能做出风筝?”父亲说:“万事就怕用心二字,用点心总能做好的。”
那天晚上,父亲对着风筝一通研究。他一边量尺寸,一边在纸上画。母亲笑说:“看你的样子,跟工程师画图纸差不多。我倒要看看,你能做出什么样的风筝来!”接下来,父亲开始给我做风筝。选材料、做造型、打磨细节,我从来没见父亲那样精细地做过一件事。他是个没什么耐心的人,平时最怕做这类耗时间的细活。可给我做风筝的时候,他完全沉浸其中,仿佛在享受创作的乐趣。母亲招呼他干活,连喊他好几声,他像没听见一样,继续沉浸在“创作”中。母亲无奈地摇摇头说:“你爸这是着魔了!”
风筝终于做好了!让我和母亲大吃一惊的是,父亲做的风筝绝对可以用“精致”这样的词来形容,甚至说是“完美”都不过分。那只风筝,没有完全复制我同伴风筝的样子,而是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样式大体一致,上面的花纹等细节更漂亮了,有胜过原版的魅力。我拿着那只风筝,简直欣喜若狂。母亲从此也对父亲刮目相看。那只风筝,后来不能用了,可我一直珍藏了好几年。
父亲的“超能力”,还不只表现在这件事上。我上初三的时候,有段时间母亲回娘家处理一些事,父亲要照顾我的一日三餐。平时父亲不怎么下厨,偶尔做一顿饭,难吃无比。那次母亲对他说:“你给孩子做饭得用点心,他马上就中考了,吃不好可不行。”父亲为了把饭做好,专门去市里的新华书店买了本菜谱。不过那时候的菜谱一般是给厨师看的,不适合做家常菜,所以基本上派不上用场。父亲便独自研究起来,一番操作后,他很快就能做几道拿手菜了。尤其是红烧鸡块,我百吃不厌。父亲的“厨师天赋”被发掘出来后,母亲乐不可支,笑嘻嘻地跟他打趣:“要不是因为儿子,你的‘才华’一辈子就被埋没了。”我在一旁说:“妈,我爸这是有‘超能力’!为我做事,即使超出他能力范围,他也能超水平发挥!”父亲听了我的话,哈哈大笑。
我心里早就知道,因为爱,激发出父亲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