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苍溪 赵晏
山乡的夜都是美丽的,夜幕缓缓拉开,主人将畜禽赶回到圈里,没有了汪汪的狗叫、哞哞的牛声、喔喔的鸡鸣,农家院子也开始宁静起来。
刚经历了酷暑,初秋之夜正是乘凉的好时光。热情好客的老闫是清滩村的村委会主任,他家的院坝边还保留了一座用了好几代的石碾,虽然早不用了,但碾盘和碾磙还在,自然成了乘凉人的座位。在碾的四周,有用过的磨刀石,栽下的香樟树,屋檐下还放着旧风车,宛若一道古朴的风景线。乡亲们乘凉是很随意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龙门阵也没个主题,就连坐的方式也随心所欲。有的坐碾盘碾磙,有的坐自带的小凳,有的垫块石头随地而坐,也有的靠着秸秆半躺半卧。老闫讲,只要每天吃完晚饭,没啥要紧的事,男人们便叼着烟不约而同来到这里,天南海北地闲谈;那些吃饭较晚的人,也端着饭碗过来,一边喝着稀饭,一边听大家说话。妇女们也是要乘凉的,不过她们要晚一些。她们来时,打算长坐的就会自带一只小凳,时间短的便站一会就走了。
邻居老徐深吸了几下稻田里飘来的香味,开心地说:“再等几天就可以打谷子了,兄弟们,你们还是要来帮我哈!”“没问题!”“要得”“好”……回应的声音很快响起。张婆婆的声音带着期盼和不舍:“儿子给我打电话,准备年底回来把水牯牛卖了,买一台小型耕种机,那牛我哪舍得卖哟!”随后,似乎每个人的话匣子都被打开了:某某家新买了电视、手机;某某家的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用上了良种,产量明显高了,成本却低了;某某家新买了小汽车,沿着柏油路一直开到村里,轮子上泥土都没有……从他们零零碎碎的闲谈中,清滩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似乎组成了一幅清晰的画卷。
秋夜的天空繁星点点,浅浅的月光在树阴下有些斑驳,一团飞萤打着绿色的灯笼,翩翩起舞着,在碾盘不远处缓缓移动着,为闲聊的人群添了几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