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副刊

奔波千里

□南京 王军

记得那年八月初的南京,天气格外炎热,我结束学业,满怀一名新水手对航海梦的期盼和向往,踏上征程,去新单位报到。

中午,骄阳似火。我收拾好报到必备的介绍材料,背起行囊到西站,转身凝望这座城市,心有不舍,但使命在身,只能在意念中挥了挥手,赶往东去的列车。这之前我在电影中看过的火车,此刻近在眼前,颇为惊奇,载欣载奔,深入其中,站在脚下,真真切切。车厢内人头攒动,烟味、汗味、香味、酸臭等各种气味夹杂在一起,车窗大开也不能散掉,风扇不停地摇头转动也不能吹走。鼻尖下的滋扰令人心烦,我打开折扇使劲扇,但效果甚微。

列车徐徐驶出,我的座位挨着窗。夏日的风从窗口吹来,不解暑热,但它让我摆脱了那种难闻气味的侵袭。列车员穿插其中,大声叫喊着卖冰棍卖酸梅汤等冷饮,我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装水满满,便没理会。当列车大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风呼呼地刮过来,让我精神抖擞。望着窗外呼啸而过的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触目皆是迷人的风景、温婉的山水、厚重的城市、清新的田野、素雅的村庄,犹如在诗中穿梭、画中行驶,让我神采飞扬。

夜幕降临,车至上海。霓虹灯下,五彩缤纷让人醉;吴侬软语,清音婉转入耳中;魔都魅力,亦幻亦真在身边。这一站停顿了相对较长时间后,在夜色中驶入杭嘉湖平原,天地氤氲,朦朦胧胧,星火点点,犹如披着面纱的窈窕淑女,可爱又神秘。夜间停靠小站,有些闷热烦躁,拿起水壶抿一口,扇扇折扇,稍稍缓解。深夜到杭州,排队购票。住宿费虽可报销,但能省点就省点吧,折扇、水壶陪我坐等清晨再出发。

当列车再启程,驶入钱塘江大桥,感慨当年茅以升在我心中如同天空中飘动的彩云、夜空中耀眼的星辰,常常仰望,虽然无法企及,但一定要向他学习,勤奋刻苦,勇敢向前。列车向着朝阳升起的地方,在绵延起伏的青山绿水中穿行,葱茏扶疏隐约间,常有“一水护田将绿绕”的婉约,又有“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豪放。萧山、绍兴、上虞、余姚……站站风光,处处别致,如富有诗意的一幅幅展开、合上的画卷,刚映入眼帘,又落在身后,不断更迭更新。我在亦痴亦醉、亦梦亦醒中,到达了宁波站。

我顶着烈日,脚踏这片热土,完成有关手续的转交,然后抢时间赶紧去乘海轮,前往我的新单位——石浦船队。尽管我生于海滨,吹着海风、吃着小海鲜长大,但此前没有坐过海轮。因此,迎着江海风,闻着海腥味;船首是远方,船尾是白浪;仰望有海鸟,远眺有海岛;举目遥望,天苍苍海茫茫,白帆点点。喝水扇扇,我是船上今日客,明日成主人;逐梦浪漫,异常兴奋,酷热中的汗水,被抛在了脑后。

傍晚时分,当海轮抵达渔港石浦。一阵阵熟悉如故乡海鲜市场上的鱼虾蟹贝味,在海风的裹挟下,迎面吹来,但故乡是平原,站在海岸线上远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沧海茫茫;而此处视野之内的大海,被高低起伏、郁郁葱葱的山峦分隔、遮挡,似蒙上一层面纱,难睹芳容。也许这才更是它的神秘所在。

当晚,我来到船队值班室,口头向值班员报到后,偶遇一位熟悉的学长,追忆过往、谈论未来以及前途理想,迫不及待地了解航海趣闻。夜间,挤进学长的床铺,虽然天气湿热,一身汗水未干,但两天旅途的疲劳,让我枕着海涛,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时光如白驹过隙,当年胸怀航海梦的青年,虽然青春不再,职业已变,但初心未忘,至今仍然闯荡在“海浪”里,翻滚在“洪流”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