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看“大宋顶流”的从政生涯

《千载浩然苏东坡》 汪维宏 中国方正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2024年6月

□陈生明

千古风流苏东坡,当下网红苏东坡。汪维宏《千载浩然苏东坡》的创意,是与众多苏东坡传记的比较而言。作者敏锐察觉,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苏东坡文学艺术的研究汗牛充栋,东坡的诗词文章和名人轶事也是妇孺皆知,但其官场上的作为和贡献却缺少系统深入研究。

作者选择以苏东坡为官从政为主线,这一独特的视角为作品增添了新的思考。苏东坡是古代读书做官的楷模,他一生为官,忠君直谏是其初心,造福百姓是其担当。他不是待价而沽的“隐士”和指天骂地的“清流”, 他之所以仕途坎坷而旷达“快乐”,是因为既无奈又不屑。他之所以业余“文创”杰出无比,是因为以诗文浇心中块垒,以豆腐当白肉可解生活窘迫。

为了研究和写作《千载浩然苏东坡》,作者专程前往四川眉山,瞻仰三苏祠、凝望苏东坡;还不辞辛劳沿着苏东坡一生做官和流放的足迹,到汴京、凤翔、杭州、徐州、密州、湖州、黄州、惠州、儋州等地,实地踏勘史地变迁,仔细辨别材料真伪,挖掘苏东坡可贵的士大夫精神,凝练苏东坡可敬的浩然正气。作者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史料,去粗取精,以致书中拥有600多处注解,做到事事有出处,句句有根据,保证传记作品的严谨和文史资料的准确。例如他对宋朝用于梳头修理鬓发的工具:“篦刀”“篦子刀”“篦刀子”等不同说法的考证,呈现出准确的历史细节,增强了传记的可信程度。

从为官角度写苏东坡人生,有创意、有深意,但是写作难度比较大。因为做官比做人难,比作文更难,做人一般可以随心所欲我行我素,作文可以凭借才华天马行空。但是,官场复杂为官不易,复杂在于人际关系,不易在于上下盯着,还有对立面死磕。古代做官就是在君子和小人之间权衡,如果一味“君子固穷”肯定斗不过无耻小人,如果玩小人伎俩露馅又会被人们不齿。古代做官苦恼多多,很多官场事物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很多复杂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很多思想惆怅借酒浇愁愁更愁。苏东坡本人经历也充分说明做官难于做人和作文,他的诗词文章万世传颂,他的风趣生活千古佳话,但是,他做官的坎坷令人唏嘘。他的官场人生充满无可奈何的矛盾,充满常人难以忍受的打击。

汪维宏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笔触,详细描述了苏东坡在朝任职7年,先后担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他在地方做官33年,曾任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8个州的太守等职位。苏东坡履行这些官职提出许多济世安民改革措施,像改革盐法、水利兴修、赈灾济民等。

苏东坡为官一生被贬谪到蛮荒多地长达12年之久,汪维宏书中生动再现了苏东坡在困境中的挣扎、坚持与豁达。身处贬谪逆境,他未放弃忠君爱民的初心,积极兴修水利、发展教育、传播文化,为当地百姓做出巨大贡献。面对被贬的痛苦,他没有在逆境中“躺平”,而是创作出了一系列不朽的文学名篇。作者以苏东坡从政生涯为主线,兼顾他跌宕起伏一生的不同生活,穿插讲述苏东坡的婚姻爱情故事,以及他诗文书画的创作成就。

千载浩然苏东坡,才华盖世、忠君爱民,但在官场上却屡遭贬谪,读者往往对此疑惑,甚至有网民调侃说:宋朝平民轻松、买房娶妻不难,宋朝做官不易,面对贬谪造反。为什么会这样?汪维宏客观分析了其中原因。

因为苏东坡性格直率,不搞政治攀附、不搞团团伙伙,他的“不合群”在官场显得特立独行。因为他有着坚定的政治理念和独立思考,既不属于王安石激进派,也不属于司马光保守派,他求真务实不随大流的态度在宋朝政治环境中容易引起各方势力的不满。因为苏东坡会在其诗文中发表对时政的看法和讽刺,这些言论常被政敌作为把柄加以攻击陷害。因为宋朝党争激烈,斗争复杂,苏东坡的才华和声望引起他人的嫉妒,他的坚定政治立场和浩然无私言行,必然遭到不同政治派别攻击,导致官场不断受到打压和贬谪。

汪维宏研究描写苏东坡的做官人生,再现苏东坡良吏、能吏、廉吏的光辉形象,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苏东坡,进而看到苏东坡“快乐观”的艰辛,加深苏东坡“价值观”的思考,这为当下“喧嚣”或“躺平”的干部和青年,提供宝贵的精神营养和学习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