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关注

“124名领导联系方式公开”刷屏

民生“最优解”绝不只是公开手机号

江苏12345热线“民声智慧听” 网页截图

扫码关注 公众号

反映更及时、诉求马上办。10月11日,山东潍坊高密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部分机关工作人员联系电话的通告》称,为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畅通干群联系渠道,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现将部分机关工作人员联系电话予以公布。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相关工作人员名单共有124人,包括高密市委书记、市长,以及高密市委、市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公开联系方式这一形式近几年来并不少见,但如今每每出现,依然频频刷屏。公开领导干部联系电话诚然值得点赞,但持续流程再造、优化群众沟通反馈渠道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优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杨晓冬 综合

多地公开领导干部手机号

事实上,领导公开手机号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亳州在全市“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推进会议上,向社会公开了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在内共81名领导干部的手机号码,表示要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沈阳市浑南区委、区政府,沈阳高新区、沈阳棋盘山开发区领导干部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联系方式公布,旨在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畅通干部群众联系渠道。

近年来,江苏多地也都曾公开过领导干部手机号。记者梳理发现,早在2013年,南京市鼓楼区就曾对社会公布了包括各级政府部门、街道一把手在内的400多名干部的手机号,并向全区百姓承诺:联系无障碍、倾听无缝隙、办事无拖延、服务无折扣;办公电话、手机号、邮箱以及个人微信号……2020年,江苏丰县8名“一把手”局长的联系方式在丰县融媒体中心“丰县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全公开,直接为市民服务。

除此之外,广西南宁、湖北利川、四川眉山、江苏盐城大丰、吉林舒兰等地也都曾公布党政主要领导的手机号码。有些公告中写明,手机只接收短信,不接听电话。群众在发送短信时写明发件人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和反映的具体事项等相关内容,诉求和建议会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

“虽说目前有市民热线12345,但和领导沟通会更直接一些。”高密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永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布领导联系方式总的说来利大于弊,进一步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有利于与市民直接沟通。公开联系方式,是一种态度,是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落到了实处。

公布领导电话才是民生“最优解”?

公开领导干部手机号的做法屡见不鲜,为何还能频频刷屏?实际上,领导干部公布手机号码被点赞,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群众希望遇到的麻烦、提的建议可以被领导重视并落实解决的意愿,这背后是民众沉甸甸的期待。

诚然,公开领导干部联系电话值得点赞,但持续流程再造、优化群众沟通反馈渠道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优解”。近年来,全国多地政府已经建有完善的民意反映渠道和收集受理平台,如全国统一号码12345,如各地的省市(县)长及各部门领导电子信箱、网络论坛、政府在线留言平台,还有微博微信平台,以及传统信访渠道等。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不少地区还建立起打通部门壁垒的数据共享平台,将群众的办事流程进行拆分、整合,从群众依靠问题来找解决方案,到群众只需要提出问题,平台提供解决方案和处理流程。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想了解民众诉求和收集信访情况,很方便,群众反映问题也不难。

不管是书记市长、局长科长,还是普通办事员,只要大家拒绝“混日子、当太平官甩手官、做表面文章”,能认真处理百姓合理诉求,把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放在心里,把地区(城市)长远发展当作责任和使命,建立健全各类收集受理群众诉求平台的办事效能与问责机制,即使不公开领导干部手机号码,也能收到群众满意、上级满意的效果。

说白了,领导干部公不公开自己的电话号码并不重要,百姓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越来越多了、速度越来越快了,不用都指望“一把手”发话、出力,这才是大家想要的。